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虎丘山

虎丘山

又名海涌山、武丘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七里。《越绝书·吴地传》: “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丘。……筑三日而白虎踞上,故号为虎丘。”《吴地记》: “虎丘山,避唐太祖讳改为武丘。” 《南史·何求传》: “一夜忽乘小船逃归吴,隐武丘山。”即此。


猜你喜欢

  • 勐 (猛) 丁

    在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北六十四里老衙门。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设掌寨。

  • 大武郡山

    在今台湾省彰化县东南。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大武郡山“在(彰化)县治东南四十里。由牛相触分支右出,横亘二十余里结县治”。

  • 有鬲

    夏有鬲氏。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左传·襄公四年》 载:后羿为寒浞所杀,其大臣“靡奔有鬲氏”。后“靡自有鬲氏收(斟灌、斟寻)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即此。春秋时为齐国鬲邑,秦置鬲县。

  • 北关门

    五代吴越国杭州城北门。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武林路与环城北路相交处。南宋改名余杭门。

  • 梁泰县

    南朝梁置,为梁泰郡治。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清泰村。隋开皇十年 (590) 改为清泰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鹤山市西北,为梁泰郡治。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名清泰县。

  • 伊屯门

    又作伊通边门。清置,为柳条边门之一。故址在今吉林长春市南。《清一统志·吉林二》:伊屯边门“在吉林城西北二百八十里。东距法特哈边门一百七十七里,旧设有官兵驻防”。

  • 云林

    在今江苏金坛市南。《清一统志·镇江府二》:云林“在金坛县南八里西瑶村。《县志》:明于玉德建,内有三十六景,泉池山石,巧嵌玲珑,为觞咏之地”。

  • 清水陂

    在今陕西临潼县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53临潼县: 清水陂 “多水族之利”。

  • 船官浦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水经·江水注》: “江之右岸有船官浦。…… 船官浦东即黄鹄山。” 《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江夏县 “黄金浦” 条下: “船官浦在黄鹄矶西,自昔为泊舟之所。有船官司之,因名

  • 重华镇

    金置,属襄邑县。在今河南睢县境。在四川省江油市中东部。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重华堰,人口3000。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于此置江油县苏维埃政权。1953年为重华乡,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