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茅山

茅山

①古名句曲山,又名三茅山。即今江苏西南部,地跨今句容、金坛、溧水、溧阳等县市境之大茅山。南北走向,高峰有丫髻山、方山等。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引 《真诰》 曰: “汉宣帝时有三茅君得道,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又称之为三茅山。为道教名山之 一,号称第八洞天。南朝齐梁人陶弘景隐居于此。

②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6蕲州: 马下山 “其相近者又有茅山,临大江,下有石矶十三处。古云,九里十三矶。今有茅山镇巡司戍守”。


在江苏省西南部句容、金坛两市之间,北与镇江市丹徒区、南与溧阳市交界。原名句曲山。传西汉景帝时茅盈、茅衷、茅固三兄弟得道于此,遂名茅山,亦名三茅山。南朝齐陶弘景隐居于此。周约75千米,海拔200~300米。主峰髻山,俗称丫头山,海拔410米。为秦淮河水系和太湖水系分水岭。道教茅山派发源地。有九霄万福宫等著名道观。多石灰岩溶洞,以华阳、良常、金牛等洞为著。有茶林场。


猜你喜欢

  • 渠江口

    一名嘉渠口。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注入嘉陵江处。《元史·世祖纪》: 至元九年 (1272)九月,“统军使合刺等兵掠合州及渠江口,获战船五十艘”。即此。

  • 定周县

    西汉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属郁林郡。东汉末废。

  • 谷饶墟

    旧作赤寮墟。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谷饶镇。清光绪《潮阳县志》卷4:赤寮墟在“县西六十里贵山都”。

  • 青萝山

    ①在今浙江浦江县东二十四里。康熙《金华府志》 卷4: “元至正三年,宋濂筑青萝山房,自金华徙家于此,所著有 《青萝山杂言》。” 即此。②一名大青山。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

  • 锦冈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八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 湘东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置,治所在酃县(今湖南衡阳市东)。以在湘水之东而命名。辖境相当今湖南衡东、攸县、茶陵、安仁、炎陵、常宁及衡阳市东部地区。东晋太元二十年 (395) 移治临烝县(今衡阳市)。

  • 猱村

    在今四川成都市南武侯祠附近。《新唐书·李德裕传》: 太和年间,“蜀先主祠旁有猱村,其民剔发若浮屠者,畜妻子自如,德裕下令禁止。蜀风大变”。

  • 王步城

    在今江西新建县北。《水经·赣水注》:“赣水又东径王步,步侧有城,云是孙奋为齐王镇此城之,今谓之王步,盖齐王之诸步也。”

  • 温汤

    ①在今河北蔚县北。《魏书·陆丽传》: 和平时,为侍中司徒,“疗疾于代郡温泉”。《水经·㶟水注》: “㶟水又东北径桑乾县故城西, 又屈径其城北。王莽更名安德也。《魏土地记》

  • 青树坪

    即清水坪。今湖南双峰县西南三十八里青树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