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筋竹山

筋竹山

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82桂阳县: 筋竹山在 “县东北七里。峰峦耸峙,竹木蓊郁,重冈复水,回抱左右”。《清一统志·郴州一》谓筋竹山在县东北五十里。


猜你喜欢

  • 欣都思

    亦作身毒、欣都、印毒、印都信度、胫笃。即今印度。《元朝秘史》 卷13: “初命巴剌追回回王扎剌 (勒) 丁并蔑力克王,追过申河,直至欣都思种地面。根寻不见回来,却将欣都思边城百姓的驼羊都虏了。”

  • 平善坝

    一作平喜坝。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南宋范成大《吴船录》:“黄牛峡尽则扇子峡,……过此则峡中滩尽矣。三十里得南岸平地, 曰平善坝,出峡舟至是皆舣泊,相庆如更生。舟师篙工皆有犒赐,上下欢然,将吏以刺

  • 鸡鸣岛

    在今山东荣成市北渤海中。《寰宇记》卷20文登县:“鸡鸣岛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晏谟《齐记》云,不夜城北有鸡鸣岛。”

  • 铁沙礁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郑和群礁。1935年命名铁沙礁。1947年改名郑和群礁。

  • 乞勒伊站

    明初置,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乞烈伊城”。

  • 龙帝峡

    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南白龙江畔。《宋史·太宗记》:雍熙三年(986),“阶州福津县有大山飞来,自龙帝峡壅江水逆流,坏民田数百里”。即此。

  • 良山镇

    北宋置,属伏虞县。在今四川营山县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4营山县:“《志》云,三十里有良山镇。县址为兴福寺。”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南部。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屋下,人口4

  • 龟山运河

    北宋在淮河南岸开凿的人工运河。起自盱眙县洪泽镇(今江苏盱眙县东北, 已沦入洪泽湖中)新河,西至龟山(今盱睢县东北)入淮。《宋史·河渠志六》:元丰六年(1083)开龟山运河,“初发运使许元自淮阴开新河,

  • 大铁山

    一名铁山。在今四川永川市东南。《元和志》卷33永川县:大铁山“在县东南八十里”。

  • 窟龙关

    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南。《清一统志·汾州府》: 窟龙关 “在石楼县东北六十里黄云山口,东通孝义,南抵隰州,北接宁乡。明洪武初置巡司。今裁”。后划归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