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神池县

神池县

清雍正三年 (1725) 升神池堡置,属宁武府。治所即今山西神池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西北部、内长城西南侧。属忻州市。面积1451.4平方千米。人口9.9万。辖3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春秋为楼烦地。战国属赵。秦属雁门郡。东魏置长宁县。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开阳县。唐初改常宁县,武德四年(621年)废。辽重熙九年(1040年)置神武县,为武州治。金废神武县入武州。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建神池堡。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神池县,治今址。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58年并入五寨县,1961年恢复神池县。1983年属忻州地区,2000年属忻州市。地处晋北高原。朱家川河、县川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莜麦、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铝土、石灰石等。工业有煤炭、机械、建材、陶瓷、毛纺等。宁岢、神河铁路和209国道、忻保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辘轳窑悬空寺等。


猜你喜欢

  • 滑河

    即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北之海哈尔河、呼虎尔河。《金史·地理志》: 临潢府宁塞县 “有滑河”。

  • 聚宝桥

    即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外长干桥。《清一统志·江宁府》: 聚宝桥“在江宁县西南。《明统志》有长安桥,即古长干桥。杨吴城金陵,凿濠引秦淮水绕城,置此桥跨之”。

  • 红善泉

    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4同州大荔县:红善泉在“州西南四十里……自平地涌出,流入渭河,州人资以灌溉”。

  • 黄河沿

    在今青海玛多县西南。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青海湟源至结古路: 豆云 “一百十里药沟,西行至黄河滩,番名玛云,即黄河沿,路通鄂陵湖”。1957年于此置玛多县。1974年玛多县迁治玛查里。

  • 曹庄驿

    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兴城市南曹庄满族乡。明 《辽东志》 卷2: 曹庄驿在 “卫西南一十三里”。

  • 北杨村镇

    即今河北博野县西北十五里北杨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博野县图:西北有北阳村。

  • 雁门郡

    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 (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东汉移治阴馆县 (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三国魏移治广武

  • 神符海口

    即神投海口。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峨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建平府: 神符海口“在府南境,义兴城南。永乐十年,张辅等讨陈季扩,破之于神投海口。……神投或曰即神符海口是也”。

  • 渔涝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渔涝镇。清道光 《封川县志》 卷2: 墟市有渔涝墟。

  • 鹿耳溪

    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五里永定乡西小河。《方舆纪要》 卷67彭县: 鹿耳溪 “源出县西北曲尺山,东流入新繁县之清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