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田庄镇

田庄镇

在今江苏张家港市东南恬庄。清时黄泗浦巡司驻此。


(1)在山东省桓台县境中部。面积50.9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田庄,人口2万。明初田姓立村,故名。建国初为桓台县第六区。1958年为桓台县第十卫星,同年11月桓台县、博兴县合并,改为博兴县田庄公社。1961年分县后为桓台县田庄区。1966年改为田庄公社,1984年置镇。西猪龙河、跃进河、引清济湖南干渠流经。主产小麦、玉米、蔬菜等。有建工、服装、轻机、建材、化工等厂。县第二造纸厂驻此。苇编为镇北褚村的传统副业,素有“苇编之乡”誉称。阎荆公路、田陈公路交会于此。有华严寺、小庞遗址等古迹。(2)在山东省平度市西部。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张戈庄,人口 3000。明成化元年(1465年)张姓由四川成都至此建村,陆、马、贾、王等相继迁入,因张姓先至,年龄又大,诸姓称其哥,故名张哥庄;后将“哥”改写为“戈”字,后因重名改为西张戈庄。1949年为平西县田庄区,1953年为蓼兰县门村区。1956年为平度县门村区。1958年设田庄乡,后改公社。1984年置镇。以境内的田庄村得名。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等。平度市棉花原种场、国家良种基地驻境。有石墨矿和铸钢、塑料、铸机、石墨、服装、木器等厂。309国道和昌平、官幸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巨野县东北部。面积85.4平方千米。人口6.02万。镇人民政府驻田庄,人口 4790。明永乐年间,田氏由诸城县盘古村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田庄。1949年属巨野沙土集区。1956年建田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2000年置镇。赵王河、郓巨河流经。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有农机修配、条编、运输、建筑、砖瓦窑等企业。有公路通县城。(4)在陕西省黄陵县东南部。面积158平方千米。人口 7230。镇人民政府驻田庄街,人口870。1949年设田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主产玉米、小麦、谷子,盛产苹果、柿子、烤烟。有煤炭开采、副食品加工等企业和林场。有公路通西包公路。(5)在陕西省绥德县西南部。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田庄,人口 1410。镇以驻地名。1949年设田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置镇。主产玉米、谷子、小麦。为附近农贸集市。307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华陵县

    西魏置,属监利郡。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东。北周改为紫陵县。

  • 铁坑山

    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铁坑山 “在阳春县之东。胡铨有诗”。《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铁坑山 “在县东二十里。高七十余丈,周三十里。山势盘旋,古木森蔽。产铁”。

  • 渭南郡

    北魏孝昌三年 (527) 置,治所在南新丰县 (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里)。北周建德二年 (573)废。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南新丰县(西魏改名渭南县,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属雍州。辖今陕西省渭南

  • 兀剌孩

    即兀剌海。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一说在今甘肃山丹县北之龙首山。

  • 河西

    ①古地区名。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黄河南段之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北朝又指今山西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尔雅·释地》: “河西曰雝州

  • 札岭卫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岸索菲斯克地方。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置。治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右岸沙费斯克附近札岭山。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 肥水

    ①又名施水。即今安徽合肥市之南肥河。《寰宇记》 卷126合肥县: “肥水出县西南八十里兰家山,东南流入巢湖。” 《梁书· 韦叡传》: “右军司马胡略等至合肥,久未能下……乃堰肥水。” 即此。②即今安徽

  • 竹林寺

    ①在今北京市宣武区三庙街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金熙宗时改为驸马宫。明景泰二年(1451)重建,复名竹林寺。②东晋大兴四年(321)建,即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磨笄山下鹤林寺。《宋书·戴顒传》:元

  • 洞口墟

    即今广东新兴县北十里洞口镇,为东门河与新兴江汇合处。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46: 新兴县有洞口墟。

  • 钟 (鍾) 武县

    ①西汉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东汉建武六年 (30) 废。南朝宋永初时复置,属义阳郡。南齐属北义阳郡。北魏废。②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西。东汉改为重安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