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珩溪

珩溪

在今福建明溪县东南珩溪。《方舆纪要》 卷98归化县: “珩溪在县东南。上源接明溪,中有石,沿渚夹峙里许,水从中出,谓之门槛石。”


猜你喜欢

  • 获 (獲) 嘉县

    ①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河内郡。治所在新中乡 (今河南新乡县西南)。《汉书·武帝纪》 载: 元鼎六年,武帝将幸缑氏,“至汲新中乡,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西晋改属汲郡。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二

  • 资官县

    唐改咨官县置,属嘉州。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北。一说在今威远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2荣县: 资官废县 “县有盐有铁,故曰资官”。武德六年(623) 改属荣州。元废。古县名。唐改咨官县置,治今四川省威远

  • 狼尾滩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流头滩,……又东径狼尾滩”。《隋书·杨素传》: 伐陈时,素 “军至流头滩。陈将戚欣以青龙百余艘、屯兵数千人守狼尾滩,以遏军路”。《清一统志 ·宜昌

  • 天平军

    唐五代方镇。唐元和十五年(820)以郓曹濮节度使改名,治所在郓州(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北宋初废。唐、五代方镇名。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置郓曹濮节度使,次年号为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今山东

  • 南阳务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北隅。《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三年 (946),天雄节度使杜威帅兵至瀛州,“闻契丹将高谟翰先引兵潜出,威遣梁汉璋将二千骑追之,遇契丹于南阳务”。即此。在今河北省肃宁县城东北,或云在城

  • 下汤里

    一名下汤镇。即今河南鲁山县西下汤镇。明嘉靖《鲁山县志》卷1:“下汤里,去县西五十里。”

  • 兰溪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改浠水县置,属蕲州。治所即今湖北浠水县。天宝元年(742)改名蕲水县。②唐咸亨五年(674)分金华县置,属婺州。治所在今浙江兰溪市。以兰溪为名。元属婺州路,元贞元年(1295)改

  • 汉牛山

    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南。《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汉牛雪山“在懋功屯务厅西南三百八十里。绵亘二百余里,直达明正土司界内”。

  • 赤石山

    ①在今河南内乡县西南。《魏书·地形志》:南阳郡新城县“有赤石山”。《水经·淯水注》:朝水“出西北赤石山”。即此。②在今云南牟定县西三十里。《清一统志·楚雄府》:赤石山“山多赤石。一名赤土山。林木幽邃,

  • 扞山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北。《方舆胜览》卷60施州:扞山“去州二十里永宁村,古吴蜀分境之处。阻深据高,便于扞敌。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