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温山镇

温山镇

北宋熙宁三年 (1070) 废温山县置,属涪陵县。在今四川长寿县东北。


猜你喜欢

  • 东吴

    ①三国吴的别称。因地处江东,故世称东吴。《文选》左思《咏史诗》:“志若无东吴。”刘渊林注:“东吴,谓孙氏也。”②苏州府的别称。明周祁《名义考》:“苏州,东吴也。”也泛指太湖流域全境。(1)三国吴的别称

  • 缺门城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缺门山。《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郭子仪被史思明战败,“子仪至河阳,将谋城守,师人相惊,又奔缺门”,即此。

  • 桃花岛

    在今辽宁兴城市东南十五里海中。《金史·地理志》: 兴城县有桃花岛。《明一统志》 卷25辽东都司: 桃花岛 “在宁远卫东一十五里。滨孩,每岁海舟漕运皆泊于此”。舟山群岛属岛。相传秦安期生“尝以醉墨洒于山

  • 黄家口村

    即今安徽萧县西北六十里黄口镇。清咸丰 (1851—1861) 时筑寨。驻额外外委一员。

  • 拜将台 (臺)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阅马台南部。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清王朝调动大军南下武汉。10月 28 日中国同盟会领导人之一的黄兴,由香港经上海来到武昌。11 月 3 日,武昌起义军政府都督黎元洪在

  • 青龙山

    ①一名青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麒麟门外。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 青龙山,“南唐后主尝校猎于此”。《清一统志·江宁府一》 “青龙山” 条引《(江南) 通志》: “山趾石坚而色青,……青龙亦名青山。

  • 火烘坡

    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明郭子章《黔记》卷8:火烘坡“古名和弘, 山石高峻,其气燥燠,虽隆冬登之,亦汗出浃背”。元置镇宁州治此。

  • 乐陵县

    ①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东南二十五里刘武官乡西北城子后南(魏王城)。地节四年(前66)尝封史高为侯邑。东汉建安末为乐陵郡治。三国魏属乐陵国。南朝宋仍为乐陵郡治。北魏永平二年(509)移治

  • 杜山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汉刘向《说苑·善说》 作社山。《水经·淄水注》:“时水又屈而径杜山北,有愚公谷。齐桓公时公隐于谷,邻有认其驹者,公以与之,山即杜山之通阜。”元于钦《齐乘》卷1引《高士传》亦作杜山

  • 三原护军

    十六国前秦置,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嶻㠔山北固贤。《元和志》卷1三原县:“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丰原,北曰白鹿原。”故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