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夷水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之妫河。 《水经·㶟水注》: 清夷水 “亦谓之沧河也。水出长亭南,西径北城村故城北……又西北径阴莫亭,在居庸县南十里”。又云,“又西径沮阳故城北……又屈径其城西南注于㶟水”。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之妫河。 《水经·㶟水注》: 清夷水 “亦谓之沧河也。水出长亭南,西径北城村故城北……又西北径阴莫亭,在居庸县南十里”。又云,“又西径沮阳故城北……又屈径其城西南注于㶟水”。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境。《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兴国县“长信泷”条下:衣锦泷“亦在县东。以乡名衣锦而名。岩石层起,如人跨马。谚云,龙下泷泷,舟楫莫当。盖在龙下川中。相近有狮子滩,以形似名”。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辽东都司。始治十三山堡(今辽宁凌海市东北石山镇),次年徙治旧闾阳县临海乡(今辽宁凌海市东南右卫满族镇)。清初废。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十三山堡(今辽宁凌海市
南朝梁置,治所在梁泰县 (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清泰村)。隋平陈废。南朝梁置,治梁泰县(今广东鹤山市西北),属高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鹤山市一带。隋开皇十年(590年)废。
亦名周氏曲。在今陕西咸阳市东三十里。《寰宇记》 卷26咸阳县: “周氏陂周回十三里。汉太尉周勃冢在陂中,其子亚夫有功,遂赐此陂,故地以氏称之。”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又称周氏曲(《水经注·渭水》)。《太
即今山西稷山县西南下迪乡。《清一统志·绛州》 “小河镇”条下:下迪镇“在县西二十里……明嘉靖中筑”。
①唐贞观七年(633)置,为龚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西卷:“取南方太平之义也。”天宝初为临江郡治,乾元初复为龚州治。南宋属浔州。元属浔州路。明属浔州府。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
又作抱犊崮。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北境之抱犊山。《南齐书·崔祖思传》: 建元三年(481),“淮北义民桓磊磈于抱犊固与虏战,大破之”。
即旺原集。今山东烟台市西南旺远。
在今河北阜城县北。《方舆纪要》 卷13阜城县: 流冷河在 “县北七里,本胡卢河之支流也。又有潢卢河,自冀州、枣强县来,东北流注之,入交河界,注于滹沱。俗作刘麟河,刘豫阜城人也,其子麟尝渡此而名,今涸”
亦名濩溪关。明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南二十里河溪镇。《明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和溪关 “在府城东南二十里。路通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