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洛川县

洛川县

①十六国后秦置,属长城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旧县镇北三十里。《元和志》 卷3洛川县: “以县界有洛川水为名。” 后废。北魏太平真君中复置,为鄜城郡治。治所在高槐 (今洛川县东北十里安宫村)。隋开皇三年 (583) 移治今县东北旧县镇,属鄜州。大业初属上郡。唐属鄜州。明泰昌初改雒川县,不久复改洛川县。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迁治凤栖堡 (即今洛川县治)。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②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浙州。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东境。后废。


在陕西省北部、北洛河中游。属延安市。面积 1886 平方千米。人口19.3万。辖7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凤栖镇。周为白翟(狄)地。秦为鄜邑,西汉设鄜县,新莽改名修令县。东汉初废。十六国后秦姚苌在今县东北增设洛川县,因境内北洛河得名(《元和郡县志》洛川县:“以县界洛川水为名。”)。后废,北魏太平真君中复置。隋开皇三年(583年)县治再迁进蒙(今旧县镇)。隋大业元年(605年)敷城县改名鄜城县,三年迁郡治今富县富城镇。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又改鄜城县为昭化县,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鄜城县。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降为鄜城镇并入洛川县。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洛川县治迁今址。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8年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1950年属延安专区,1968年属延安地区,1996年属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区。北洛河流经县境西侧,境内诸水汇入洛河。属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烤烟、油菜籽为主。洛川苹果闻名。工业有农机、炼油、粮油加工、烤烟加工及包装等。西包公路经此。革命纪念地有中共洛川会议旧址。


猜你喜欢

  • 迦底真城

    唐中曹国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

  • 平阿侯国

    西汉河平二年(前27)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六十里平阿山下。东汉改为平阿县。西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置,治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东汉改为县。

  • 梅铺

    在今湖北郧县城东北四十八里梅铺。1975年在石灰岩溶洞 (又称龙骨洞) 中发掘出三颗猿人牙齿化石,齿冠完好。时代早于北京猿人,为我国第五个猿人化石发现地点。

  • 岭方郡

    唐至德二年 (757) 改安城郡置,治所在岭方县 (今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广西宾阳县地。乾元元年 (758) 改为宾州。

  • 三宿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引《江华县志》:“竹子尾宿、旦久宿、平冈宿,号三宿,皆平地瑶也。明洪武初,招抚下山,附籍大桐乡。每宿佥点一人为千长,听调征剿,立瑶老以约束众瑶。”

  • 郇州

    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郿县 (今陕西眉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眉县地。三年 (620)废。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斜谷城(今陕西眉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眉县一带。三年废。

  • 土山镇

    即今河北阜城县东北四十八里土山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东光县图:西北有土山。(1)在吉林省和龙市中北部,濒海兰河。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 6670,朝鲜族占60%。镇人民政府驻土山子,人口1560

  • 高田谷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七年 (430),“秦王慕末为河西所逼,遣其臣王恺、乌讷阗请迎于魏,魏人许以平凉、安定封之。暮末乃焚城邑,毁宝器,帅户万五千,东如上邽。至高田谷,给事黄门侍

  • 鸡鹿州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以铁勒奚结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在今俄罗斯赤塔西南赤塔河上游一带。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开元元年(713)改隶灵州都督府。侨治回乐县(今宁夏吴忠市北)。后废。鹿,又作禄

  • 长冈店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南长岗镇。《清一统志·德安府》:长冈店“在随州东(西)南”。民国《湖北通志》卷33随州:长冈店在“州西南百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