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泸水

泸水

①即今江西安福县城北泸河。《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安福县: 泸水 “在县城北。发源卢萧山,东流与王江合,又会泰和县之禾水而入赣江。亦谓之卢溪”。

②指今四川之雅砻江。《元史·地理志》 建昌路泸州: “州在路西。……有泸水,深广而多瘴,鲜有行者, 冬夏常热, 其源可鸡豚。”

③指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方舆纪要》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泸水在 “司南十里。源出番界流入境,又南流入金沙江,至废黎溪州而接马湖江”。《新唐书·韦皋传》: “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请 (韦) 皋济师”,桥建于泸水上,因名,此桥在今西昌市西十里。

④即今雅砻江下流及与雅砻江合流后至云南巧家县一段金沙江。在四川、云南二省间。汉至唐称泸水。《后汉书·西南夷传》: 建武十九年 (43),遣刘尚率军 “度泸水入益州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即指此水。《水经·若水注》 引 《益州记》: “泸水源出曲罗,巂下三百里曰泸水。两峰有杀气,暑月旧不行,故武侯以夏渡为艰。”唐代,泸水又分东泸水 (今雅砻江)、西泸水(今安宁河)、南泸水 (今金沙江),合称三泸水。《旧唐书·玄宗本纪》: 天宝十年 (751) 夏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兵六万讨云南,官军大败,死于泸水者不可胜数”。此指南泸水。


(1)古水名。(1)指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汇合雅砻江后一段。《后汉书·西南夷传》:建武十九年(43年),遣刘尚率军“渡泸水入益州界”;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皆即此。(2)元代对今雅砻江的称呼。(2)金沙江的古称。(3)今水名。古名庐水。在江西省中西部。禾水支流。因流经安福县,又称安福水。源于九龙屿高天岩,向西南再转向南流,于吉安市曲濑入禾水。长155千米,流域面积 3381 平方千米。富水力资源,建有大型水库。禾都镇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梁甫侯国

    东汉改梁父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西晋复为梁父县。东汉时改梁父县置,治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属泰山郡。西晋时复改梁父县。

  • 天星湖

    在今浙江嘉兴市天星湖弄一带。《舆地纪胜》卷3:天星湖“在嘉兴县东。旧传亦系秦始皇掘地为冰之所,水草不生,亦一异也。又名天心湖”。今堙。

  • 唐隆镇

    一名唐龙镇。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辽置宁边州治此。古镇名。又作唐龙镇。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

  • 石城津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34:前秦伐凉军于西河,“俄而梁熙王统等, 自青石津,攻其将梁粲于河会城,陷之。苟苌济自石城津,与梁熙等会攻缠缩城”。即此。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黄河上。东晋太元

  • 平伐长官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平伐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云雾镇。二十八年(1395)改属龙里卫。万历十四年(1586)省入新贵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平伐等处长官司置,治今

  • 乍浦千户所

    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治所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乍浦镇。清顺治七年(1650)废。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治今浙江省平湖市东南乍浦镇。属海宁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废。

  • 八圩镇

    即今江苏靖江市南八圩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靖江县:“八圩镇在城南一十五里。”在江苏省靖江市南部,南濒长江。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公所桥,人口3000。镇以境内八圩港命名。19

  • 百花障山

    在今广东梅州市东。《方舆纪要》卷103程乡县:百花障山在“县东十里。形势起伏,相连如城堞,高十余丈,与百花洲相映,为县东之保障”。

  • 风度楼

    在今广东韶关市。《清一统志·韶州府》:风度楼“在府治南。唐张九龄为相, 明皇重之,每用人,必曰:‘风度得如九龄乎?’郡人因取以名楼”。

  • 三门仓

    又称盐仓。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五里黄河北岸下仓村附近,今已沦入水库中。唐开元二十二年(734)转运使裴耀卿因三门峡险阻,常有覆舟之患,遂在三门峡北岸山崖上,凿开陆道十八里,在峡西置三门仓,以为水陆转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