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山镇
北宋置,属平阳县。即今浙江苍南县东三十里宜山镇。
古镇名。北宋置,即今浙江省苍南县东宜山镇。
北宋置,属平阳县。即今浙江苍南县东三十里宜山镇。
古镇名。北宋置,即今浙江省苍南县东宜山镇。
即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林逢镇。明设婪凤土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东婪凤。明嘉靖时于此置巡检司。
指岭南地区。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后汉书· 马援传》: 建武十九年(43),援率大军攻征侧余部,“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此指今越南北部。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杂志
地区名。指今四川东部地区。《旧唐书·杜甫传》:永泰年间,杜甫“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
一作柳舒。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西。《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 (前468),齐师救郑,“及留舒,违谷七里,谷人不知”。即此。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35谓留舒邑故城 “今曰晒书城”。古邑
①商周至春秋时小国。偃姓。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书序》: “巢伯来朝,芮伯作 《旅巢命》。” 《春秋》: 文公十二年 (前615),“夏,楚人围巢”。又,昭公二十四年 (前609),“冬,吴灭巢”。一
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硖州置,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宣慰司。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长阳、远安等市县地。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峡州府。元至元十七年(12
又称大拨换城或威戎城。即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汉为姑墨国,唐初属龟兹国。贞观二十二年 (684),阿史那杜尔率大军攻龟兹,擒其王诃黎布失毕于此,后于此置姑墨州。《新唐书·地理志》:
在今西藏聂荣县西南扎玛。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①隋开皇十年(590)改武阳县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唐末没于吐蕃。②北宋元祐五年(1090)升古渭砦置,为巩州治。治所即今甘肃陇西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陇西县“县在陇
即哑鲁。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巴鲁蒙河口。《明史·外国列传》:“阿鲁,一名哑鲁,近满剌加。顺风三日夜可达。风俗、气候大类苏门答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