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砦
宋置,属嘉定府。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宋史·黄畴若传》:南宋开禧元年(1205),董蛮部入寇犍为利店,“畴若亟移书两军,俾速还师守险为后图,西师遂退守沐川”。即此。元改置沐川镇。
宋置,属嘉定府。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宋史·黄畴若传》:南宋开禧元年(1205),董蛮部入寇犍为利店,“畴若亟移书两军,俾速还师守险为后图,西师遂退守沐川”。即此。元改置沐川镇。
在今陕西甘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7甘泉县:库利川“川侧土田沃衍,五谷丰饶。羌人称贮旧谷为库利,因以名川”。
指长江流经古浔阳县境一段。在今江西九江市北。《宋书·州郡志》 寻阳太守: “寻阳本县名,因水名县,水南注江。” 而江遂得浔阳之名。唐白居易 《琵琶行》 诗: “浔阳江头夜送客”,指此。《方舆纪要》 卷
①今福建北部交溪上源之一寿泰溪之支流。源出浙江泰顺县西,东南入寿泰溪。《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白溪在“县西四里。出天关山,绕城西而南,经县南十五里文笔峰下,西南流达福建寿宁、宁德县境,入于海”。②在
一作乌思浑,又称二站。清光绪七年(1881) 置,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武斯浑河入牡丹江河口之东岗子村。因水得名。光绪 《吉林通志》卷17: “正南距 (三姓) 城一百二十里二站,即武斯浑站。”
①秦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北八里。西汉属勃海郡。文帝时封窦彭祖为南皮侯,即此。东汉为勃海郡治。东魏移治今南皮县。隋属渤海郡。唐属沧州。清属天津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四十里乌江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吉水县东有乌江市。
在今福建漳浦县东南海中。《方舆纪要》卷99漳浦县: 鱼肠屿在 “县东南三十里海中。相近为竹屿,居民数百家,岁获鱼盐之利”。
又作塔空巴日。即今西藏那曲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桑丹康桑。《清一统志·西藏》 载: 萨木坦冈札山 “在蓬多城东北一百八十里”。
又作白达达、白鞑靼。辽西南路部族,属倒塌岭节度使司。游牧地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拉特中旗一带。《辽史·天祚皇帝纪》 附耶律大石传:大石自夹山“北行三日,过黑水,见白达达详稳床古儿。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崇德至顺治年间,清廷先后将蒙古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赉特四部编分为十扎萨克旗,共为一盟,隶理藩院。会盟地定于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哲里木,故名。盟境约当今内蒙古兴安盟、哲里木盟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