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南道县西北五十里。《方舆胜览》卷24道州: 营道山 “其始名曰营阳,又曰南营,又曰洪道”。《明一统志》 卷65永州府: 营道山 “亦名龙山。状似蟠龙。……唐改曰弘道,至宋始改今名”。
在今广西苍梧县北。为桂江支流。《寰宇记》 卷164戎城县: “思良江在 (梧) 州北二十里,一名多盐水。其中鳄鱼状如鼍。”
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清同治《阳城县志》卷4:寿圣寺“在县西北四十里。后唐僧宗慜建。天成二年舍利放光,宋初改为泗州院。毁于真宗时。天禧间僧法澄等重建,治平四年赐额寿圣”。
南朝梁置,属南定州。治所在桂平县(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辖境即相当今桂平市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一名博固城。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北。《寰宇记》卷54博州聊城县:“博固城,《隋图经》云,或谓之布鼓城,即石勒时筑,在大河之曲。”
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六十里。《寰宇记》卷100南剑州将乐县: “萧子开 《建安记》 云,越王猎于将乐野宫高平苑,为越王校猎之所,大夫将军校猎谓之大夫校,兵士校猎谓之子校,故将乐有大夫校、子校二村。后汉此
即今西藏贡觉县西南哈加。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程站》: 阿足 “五十里至歌二塘。经平川二十里,上山三十里,路最险要。至洛加宗,有塘铺”。“洛加”,藏语意为神主、天主。
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南。《清一统志·延安府一》:七郎山“在宜川县西南。城跨其上。上有石门及山砦,相传杨业之子七郎所筑”。
即奉天省。治所奉天府 (今辽宁沈阳市)。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版 《大清帝国全图》 作盛京省。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改宣府左卫、宣府右卫置,属谷王府。治所即今河北宣化县。建文四年 (1402) 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以宣府左卫、右卫改置,治今河北省宣化县。建文四年(14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