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水
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浊漳河,为漳河上源之一。源出山西和顺县西八赋岭,南流经榆社县西,又南入武乡县。《水经· 浊漳水注》: 武乡水 “源出武山西南,径武乡县故城西,……又东南注于涅水”。
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浊漳河,为漳河上源之一。源出山西和顺县西八赋岭,南流经榆社县西,又南入武乡县。《水经· 浊漳水注》: 武乡水 “源出武山西南,径武乡县故城西,……又东南注于涅水”。
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北洪善镇。《清一统志·汾州府》 “上店镇” 条下: 洪善镇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有堡”。在山西省平遥县东北部、汾河东岸。面积75.2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洪善,人口220
唐武德四年 (621) 平萧铣置,治所在阳春县 (今广东阳春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南陵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春州。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春市地。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1)唐武德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北。东汉废。
亦名白达、缚达、报达、巴黑塔场、八吉打。即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元史·宪宗纪》:三年(1253),“夏六月,命诸王旭烈兀及兀良哈台等帅师征西域哈里发八哈塔等国”。
明洪武中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在今甘肃金塔县北六十里古城乡 (威虏大庙)。永乐三年(1405) 废。明初置,治今甘肃省金塔县北。后废。
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东南。《清一统志·科尔沁》:合河“蒙古名和尔。……又东经右翼前旗、后旗地,入因沁插汉池”。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五十里。明置土巡司于此。
在今河北邯郸县东南十八里大乐堡村北。乐毅,战国时燕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东北)人。燕昭王时任亚卿。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率军击破齐国,先后攻下七十余城,因功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博市东南),号
亦名张家口下堡。即今河北张家口市。明宣德四年(1429)置堡。为长城重要关口之一。《方舆纪要》卷18万全右卫:张家口堡“其附近台等处为最冲, 口外有狮子屯一带属部驻牧处也。堡为互市之所,关防最密”。清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平定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平定在“州北一百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