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柳河镇

柳河镇

一名柳河店。即今河南方城县西北三十八里柳河乡。《金史·武仙传》: 金将黄掴三合降元,与元兵夹击武仙军,“败仙于柳河”。即此。


(1)在吉林省柳河县西部、一统河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6.9万。镇人民政府驻柳河,人口6.8万。取河名镇。清光绪二年(1876年)为通化县柳树县丞地,光绪二十八年置柳河县,为县治。1951年设城厢镇。1958年改柳河镇,同年改公社。1968年复镇。镇郊以种蔬菜为主。有石棉、化肥、医药等厂。梅集铁路、303国道经此。为柳山、柳新公路起点。(2)在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南部,松花江北岸。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柳河村,人口 3690。以镇北柳树河得名。1946年设柳石区,1956年改柳河乡,1958年改柳石公社,1961年改名柳河公社,1984年改镇。主产玉米、大豆等,是县主要产粮区。有农机、亚麻、柳编等厂。公路通巴彦、木兰等地。(3)在河南省宁陵县北部。面积75.3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柳河,人口 3170。隋时汴水流经此地,河岸盛长柳树,建村后取名柳河。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特产白蜡杆。有铸造、化肥、面粉、皮革、石棉等厂。陇海铁路、310国道经此,柳柘公路通县城。


猜你喜欢

  • 思峨洞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兴晏乡。《舆地纪胜》卷153泸州: 思峨洞 “距州二百里,隶乐共城。初入稍隘,已乃渐阔,石髓凝结,千态万状。前行数丈,豁然宛若堂室,周匝可五七丈。又数十步,深明高广,可容数百客。俗传

  • 乔利城

    即今广西马山县西南三十里乔利乡。《明史·地理志》 思恩府:“旧治在府西北。正统七年迁府东北之乔利”,即此。

  • 可不里

    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可不里”。即此。

  • 鹿堂山

    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三十里。《隋书·地理志》: 绵竹县有鹿堂山。《寰宇记》 卷73绵竹县:“鹿堂山,《李膺益州记》 云: 岸有隙出神泉。若诣者精志,则泉流奔涌,其信道者不笃,便清源顿竭也。”

  • 八都马

    古港名。在今缅甸萨尔温江入海处的莫塔马一带(又称马达班)。为古代东西方水陆交通线所经重要港口。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八都马“闹市广阳,山茂田少,民力齐,常足食”。

  • 定苲县

    本定莋县。西晋改为定苲县,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南朝宋复为定莋县。古县名。原名定莋县。西晋时改定苲县,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属越嶲郡。南朝齐废。

  • 大允谷

    在今青海贵德县西北黄河北岸一带。《后汉书·西羌传》:“自烧当至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种小人贫。”

  • 顺义军

    五代方镇。后唐改岐静胜军置。治所在耀州 (今陕西耀县)。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唐改静胜军置,治耀州(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辖耀州(梁改崇州)、鼎州(梁改裕州)。北宋初废。

  • 水龙坑

    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9那地州:水龙坑“在州西南六十里。《舆程记》:水龙坑山路险仄,沿溪越岭,三日而至东兰州”。

  • 葛陂

    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七十里。上承澺水 (今洪河),东出为铜水、富水 (今堙) 等注入淮河。周围三十里。今堙。《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平五年 (188),“遣下军校尉鲍鸿讨葛陂黄巾”。《晋书·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