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远州
①北宋改羁縻富州置,为羁縻州,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元至元三十年 (1293) 改为散毛洞蛮夷官。
②元置,属怀德府。治所在今四川酉阳、黔江等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元史·英宗纪》: 至治二年(1322),“绍兴路柔远州洞蛮把者为寇,遣兵捕之”。后废。
①北宋改羁縻富州置,为羁縻州,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元至元三十年 (1293) 改为散毛洞蛮夷官。
②元置,属怀德府。治所在今四川酉阳、黔江等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元史·英宗纪》: 至治二年(1322),“绍兴路柔远州洞蛮把者为寇,遣兵捕之”。后废。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治所在今云南中甸县南部的小中甸。“杨塘”即藏语“洋塘”,意为第二块坝子。嘉靖元年(1522)改属永昌军民府。后废。
在今青海大柴旦镇东南与都兰县交界处。海拔4037米。山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铅、锌、锡、铜、锑等十多种有色金属。清咸丰年间开采。至今山中岩壁上还残留着 “咸丰十一年铅局” 字样和古矿洞的遗迹。(1)山名。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密云县: 棒棰崖,“隆庆元年,三卫彝酋董忽力勾土蛮十万犯边,势甚猖獗,既折墙而出,至棒棰崖迷失道,坠坑死者无算”。即此。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明隆庆元年(15
民国置,即今山东高密市西南拒城河镇。清光绪《高密县志》卷1:务本乡所领社中,县南“三十五里曰拒城河”。在山东省高密市中南部。面积99.3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拒城河,人口 7000。宋立
又名赭山、丹山。即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赤山。《新唐书·地理志》 句容县: “绛岩,故赤山,天宝中改名。” 《寰宇记》 卷90升州句容县:“绛岩山,《图经》 云: 在绛岩湖侧,山上有龙坑祠,即湖神也。
1919年由阿尔泰区域改置,属新疆省。治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辖境约当今新疆阿勒泰地区。1928年废。1919年,以原阿尔泰办事长官辖地为区域。治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辖布尔津河、布伦托海二设
即今河北沧县西五十六里崔尔庄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献县图: 东北有崔尔庄。
南齐置,属司州。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后废。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埭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 置巡司于此,后废。《明通鉴》: 嘉靖四十二年 (1563) 二月,“福建兴化府倭结寨于峙头,与都指挥欧阳深相距,久之不出”,即此。清时为峙头镇。即今福
明永乐十六年 (1418) 改慈溪县为慈谿县,属宁波府。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复改谿为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