扞罙国
又作扜弥国、拘弥国、宁弥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扜弥城(今新疆于田县北克里雅河东岸)。东汉名拘弥国。
又作扜弥国、拘弥国、宁弥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扜弥城(今新疆于田县北克里雅河东岸)。东汉名拘弥国。
1938年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四川喜德县东南米市镇。次年属西康省。1952年改设喜德县。1955年属四川省。1938年由越嶲县析置,治今四川省喜德县东南米市。原属四川省,1938年划归西康省。195
即石汗那。都艳城(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
又称东市。隋东都三市之一。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洛河南偏东。周八里。《大业杂记》载:“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甍瓦齐平,遥望如一,榆柳交阴,通衢(渠)相注。市四壁有四百余店,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
即亦八里城。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明史·西域传》:别失八里,“(永乐)十六年,贡使速哥言其王为从弟歪思所弑,而自立,徙其部落西去,更国号曰亦力把里”。即“亦剌八里”。
①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北二十里。《十六春秋·后赵录·石虎传》:建武六年(340),石虎将讨慕容皝“具船万艘, 自河通海,运谷豆千一百万斛于安乐城, 以备征军之调”。②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石赵筑城置镇于此。
①南宋置,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一百里,皖、浙二省分界处。《明史· 徐寿辉传》: 至正十一年 (1351) 称皇帝,“明年,分兵四出,连陷湖广、江西诸郡县,遂破昱岭关,陷杭州”。又 《胡大海传》: “从破宁
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北境与新泰市交界处之太平顶。《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南武阳县: “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又称巴音土门。即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
一名湖梁河。即古垣水。源于今北京市房山区大安山,流入河北涿州市北,又东南合拒马河。《方舆纪要》 卷11涿州: “胡良河在州东北二十里。源出房山县大安山东麓,流入州境,又南与挟河合,流入良乡县界,注入琉
在今上海市静安区西南部,南京西路、华山路口。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创建。原名沪渎重元寺,寺址在旧吴淞江下游沪渎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 改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 (1216) 迁芦浦之沸井浜畔,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