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阁
在今江西泰和县城东。《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快阁“在泰和县治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故名。宋黄庭坚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章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在今江西省泰和县城东赣江滨。宋黄庭坚尝游于此,有《登快阁》诗。
在今江西泰和县城东。《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快阁“在泰和县治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故名。宋黄庭坚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章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在今江西省泰和县城东赣江滨。宋黄庭坚尝游于此,有《登快阁》诗。
①五代闽龙启元年(后唐长兴四年,933)升永贞监置,属长乐府。治所即今福建罗源县。北宋天禧五年(1021)改名永昌县。②五代南唐改扬子县置,属江都府。治所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北宋太平兴国中复名
指今中南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俗分诸国为上、下岸,以真腊、占城为上岸,大食、三佛齐、阇婆为下岸。”上、下岸或以马六甲海峡为准而区分。
在今吉林德惠市南双庙子村。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德惠县:“县属双庙子在乌海驿东北十二里。……为附近农村杂货食品料之供给市场。”在辽宁省昌图县东部。面积82.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
元大德元年(1297)升全州置,治所在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赤峰市以北地。大德七年(1303)升为全宁路。元大德元年(1297年)升全州置,治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
在今江西德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7九江府德安县:庐山河“在德安县东北二十里。或曰即谷帘水之下流”。《清一统志·九江府一》:庐山河“亦名东河。《县志》,河自庐山乌发潭发源,西南流至乌石门,与西、北二
①亦作濛江。在今广西蒙山县南。浔江支流。《元和志》 卷37蒙州立山县: 蒙水 “旧名泾水,在县北二里”。《清一统志 · 平乐府》: 眉江,“ 《永安州志》: 蒙江一名眉江,在州南二十里”。②即青衣江。
北魏改陵县置, 属颍川郡。 治所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东魏属许昌郡。北齐天保中废入许昌县。 唐武德四年 (621) 又改陵县为鄢
①即石甑山。又名巨石山。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宋 《淳祐临安志》 卷8 “巨石山” 条引《寰宇记》 云: “吴越王钱氏号 ‘寿星宝石山’。” 简称宝石山。山上有保俶塔。②亦名玉印山、印山。在今四川忠
即今河北张北县西北之安固里淖尔。《清一统志·牧厂》: “集宁海子在 (正黄等四旗)牧厂东六十里。土人名昂古里淖尔,哈柳台河、喀喇乌苏数水注其中。元置集宁路于此。旧有集宁城在其西。”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马鞍岛。见于清《海国闻见录》图。古岛屿名。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马鞍岛。见清《海国闻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