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山
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弟兄山“在岫岩厅西北九十里,南接青山口”。
②在今辽宁凤城市北弟兄山镇附近。清咸丰《岫岩志略》卷4:弟兄山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0奉天省矿产表:凤城县弟兄山产金。
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弟兄山“在岫岩厅西北九十里,南接青山口”。
②在今辽宁凤城市北弟兄山镇附近。清咸丰《岫岩志略》卷4:弟兄山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0奉天省矿产表:凤城县弟兄山产金。
即今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广赤县治此。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1984年夏发现。城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水,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米,东西宽1200米。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墙体宽18米。已探明城门七座和若干条纵横交错的大道。大型建筑基
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十里。山有九井,相传桓温所凿。《文选》卷22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一首。李善注引庾仲雍《江图》曰:“姑孰至直渎十里,东通丹阳湖,南有铜山,一名九井山。山有九井,井与江通。”《资治
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沛郡置,治所在斛城县 (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辖境相当今宿州市。北齐移治符离县 (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三十八里灰古镇)。隋开皇初废。东魏武定六年(548年)置,治斛城
在今福建建瓯市治西南旧平政门外。旧有浮桥,宋乾道初郡守陈俊卿累石为址,架木为梁,建于建江上。后屡圯屡复,清初称通都桥。《方舆胜览》卷11建宁府:平政桥“跨大溪,立趾十有一,各高七十二尺,酾水之道有九,
在今陕西永寿县北。《寰宇记》 卷31永寿县: 南豳故城 “后魏时所筑。在县北据山,其东、西、南三面险绝,实控御之地”。
即今陕西淳化县东北南村乡安社村。西北革命根据地所置淳耀县曾徙治于此。
今广西金秀、荔浦、平乐三县境内的荔浦河。《方舆纪要》 卷107平乐县: 荔水在 “府西四十里。自修仁县流经荔浦县,又东北流入界,至府西七里曰荔浦江口,入于漓”。
元至大元年(1308)置,属睢州。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仪封镇东北十七里。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徙治于白楼村(今兰考县东二十四里仪封乡),属开封府。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升为仪封厅。古县名。元至大
①在今江苏丹阳市北二十二里。《宋史·河渠志》:“镇江府吕城、夹冈,形势高仰,因春夏不雨,官漕艰勤。”《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阳县:夹冈“亦曰大夹冈,下临运河,故运河亦曰夹冈河也”。②在今江苏扬州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