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水县

建水县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永宁县置,属开阳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罗定江东。《新唐书·地理志》 建水县: “以建水在西”,故名。北宋开宝六年 (973) 废。

②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降建水州置,为临安府治。治所即今云南建水县。1913年改临安县。1914年复名建水县,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


(1)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永宁县置,治今广东省罗定市西南罗定江之东。属开阳郡,后属泷州。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废。(2)今县名。在云南省南部、红河北岸。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积 3940 平方千米。人口49.6万。辖10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临安镇。《元史·地理志》载:“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古称步头,亦云巴甸,每秋夏溪水涨溢如海,夷称海为惠,��为大,故名惠��,汉语曰建水。”唐南诏置建水郡,属通海都督。宋大理北部为阿鮠部,南部为纳楼部,皆属秀山郡。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阿鮠部置建水州,属临安路。明为临安府治。清初置建水千户所。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仍为临安府治。1913年废府存县,并改建水县为临安县,属临开广道。因与浙江省临安县重名,1914年复名建水县,属蒙自道。1922年北部析置曲溪县(今曲江镇)。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蒙自专区,1957年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60年曲溪县并入。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南部,北部有曲江坝,中部有建水坝,南部为山地。南盘江流经县东北境,北部有支流曲江河、泸江河汇入;红河流经境南缘,南部有支流龙岔河、坝头河、玛琅河汇入。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小麦、甘蔗、烤烟、油菜籽、蔬菜等。特产草芽(又称象牙菜)、白橘、酸甜石榴、燕窝。工业有矿冶、化工、制糖、建材、造纸、陶瓷、酿酒、粮油食品加工等。为国内放电锰的主产地。建水紫陶,被誉为“陶中之秀”。蒙宝铁路及晋思、杨鸡公路经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胜古迹主要有文庙、指林寺、朝阳楼、双龙桥、文笔塔、纳楼土司署、燕子洞、颜洞。


猜你喜欢

  • 安利军

    北宋天圣元年(1023)改通利军置,治所在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明道中复为通利军。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通利军置,治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北)。明道中复为通利军。

  • 古琴台

    在今湖北武汉市阳龟山西麓。传春秋时楚国大夫伯牙鼓琴于此,为隐士钟子期所闻,结成知音,后人筑台纪念。又名伯牙台。始建于南朝宋,后历经修建,1949年后多次扩修。

  • 黄家滩镇

    民国时置,属嘉善县。即今浙江嘉善县西北二十四里洪溪镇驻地洪家滩。

  • 大板桥店

    即今湖北枣阳市西南大板桥村。《清一统志·襄阳府三》:大板桥店“在枣阳县南二十里”。

  • 萨噶藏布河

    即今西藏萨噶县西之加塔藏布。源出拉布池,西南流,折而南流,入于雅鲁藏布江。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 《山川》: 萨噶藏布河 “水在萨噶部落东南,源出东北拉布池,池水泛滥伏流复出西南曲曲流……折东南流

  • 里岛

    又作俚岛。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北俚岛。清《乾隆内府舆图》作里岛。

  • 广年县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三十四里故城村。东汉属巨鹿郡。西晋永嘉后废。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复置,属广平郡。北齐移治曲梁城(今永年县东南四十五里广府镇)。隋仁寿元年(601)

  • 湖镇市

    即今浙江龙游县东湖镇。《方舆纪要》 卷93龙游县: 湖镇市在 “县东三十里。路出兰溪,有湖镇巡司,明初置”。

  • 多业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置,为普慈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三十五里龙门场。隋开皇三年(583)属普州。十三年(593)改为普慈县。古县名。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治今四川省乐至县东北。为普慈郡治

  • 永平军

    ①唐方镇名。(1)大历七年(772)以滑亳节度使为永平军。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领滑、亳(今安徽亳州市)、陈(今河南淮阳县)三州。十四年(779)徙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兴元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