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陵县

平陵县

①西汉昭帝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十五里。三国魏改名始平县。

②西晋永兴元年(304)分永世县置,属义兴郡。治所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溧阳县:平陵城“城南五里有平陵山,因名”。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废。

③西晋改东平陵县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平陵城。北周废。

④隋义宁二年(618)置,属均州。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大业初属武当郡。唐武德七年(624)废。

⑤唐武德元年(618)分栎阳县置,属雍州。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粟邑庙。二年(619)改名粟邑县。

⑥唐武德二年(619)置,为潭州治。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故平陵县西北十五里。贞观元年(627)废潭州,县属齐州。十七年(643)改名全节县。


古县名。(1)春秋晋置,治今山西省交城县西南大陵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司马乌为平陵大夫”,即此。(2)西汉五陵县之一。汉昭帝筑陵置县,治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属右扶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改名始平县。(3)西晋永嘉后改东平陵县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西。属济南郡。北齐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为谭州治。贞观元年(627年)废谭州,县属齐州。十七年改全节县。(4)东晋置,治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平陵山西。属丹阳郡。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废。(5)隋义宁二年(618年)置,治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属武当郡。唐武德初属均州。七年(624年)废。


猜你喜欢

  • 且如县

    西汉置,属代郡,为中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土城子。东汉废。《水经·㶟水注》:于延水“东南流径且如县故城南。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县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

  • 白牛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北二十八里白牛乡。《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建武三十年(54),封刘赐子刘嵩“为白牛侯”。唐李贤注:“白牛,盖乡亭之号也。今在邓州东也。”

  • 保寿寺

    在唐长安城翊善坊,今陕西西安市内。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 卷6: “翊善坊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年舍为寺。初铸钟成,力士设斋庆之,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窥其意,连击二十杵。经藏阁规构危巧,二塔

  • 三栋村

    即今广东惠州市南三栋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22归善县:“四围社约堡,城南五里,……往来大道有镇龙墟、三栋墟汛。”

  • 蒲停县

    即蒲亭县。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舆地纪胜》 作“蒲停”。

  • 武津关

    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0商丘县: 武津关 “在府东南三十五里。路通徐、亳。有巡司”。

  • 多星江

    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82通道县:多星江“源亦出贵州界,流合罗蒙河。宋元丰六年,置多星堡,盖置于江滨”。

  • 重石寨

    亦名重石子、凌霄寨。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三十里明月乡东南。清光绪 《东乡县志》 卷1: 凌霄寨“原名重狮寨,亦名小寺坪。在明月场东南二里许。近因培补县城风水,建塔其上,名曰凌霄。其山周围四百丈,三面悬崖

  • 抚顺煤矿

    在今辽宁抚顺市。为东北地区最大煤矿。西汉时即已开采。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官僚王承尧等呈准组建华兴利煤矿公司开采。三十一年(1905)日俄战争后,为日本强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破坏严重,

  • 大雷郡

    南朝陈置,属晋州。治所在新冶县(即今安徽望江县)。隋开皇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