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戎砦

平戎砦

北宋置,在今陕西志丹县东北九十里。《宋史·地理志》 延安府:平戎砦“地本杏子河东山,绍圣四年赐名”。


猜你喜欢

  • 望海台 (臺)

    ①又名武帝台。西汉武帝时置,在今河北海兴县东近海处。《水经·淇水注》: 清河枝渎 “浮渎又东北,径汉武帝望海台,又东注于海”。《清一统志· 天津府二》 “望海台” 条引 《旧志》称: 武帝台 “在盐山

  • 风城

    即今湖北天门市。《元和志》卷21竟陵县:“县城本古风城,古之风国,即伏羲,风姓也。南临汊水。”

  • 扎麻尔

    在今西藏聂荣县西南扎玛。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 乔司镇

    即今浙江余杭市南乔司镇。原名汤村镇。清初迁盐课司于此。镇西北有戊寅公墓,俗名千人坑,为1938年日本侵略军屠杀乔司平民之罪证。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东南部、钱塘江北岸。面积30.1平方千米。人口4.2万

  • 石鳖谷

    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宋敏求《长安志》卷11万年县:“石鳖谷在县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53长安县:石鳖谷“谷口有大石如鳖,因名。吕大防曰,隋筑都城,南直南山石鳖谷,是也。今咸宁、长安以此分界。或谓之

  • 密县

    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三十里。《尔雅》: “山如堂者曰密”,因以为名。西晋属荥阳郡。北齐天保年间,移治今新密市东四十里,属成皋郡。隋开皇初属郑州,大业二年(606) 废。大业十二年

  • 山东西路

    金初改宋京东西路置,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州城镇)。辖境相当今山东陵县、平原二县和泰山、高唐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郓城以东,金乡以北和江苏邳县、泗阳以西, 旧黄河以北地。金末废。金改宋

  • 草市

    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西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举魏州反,“遣兵渡河焚草市”。胡三省注: “时天下兵争,凡居民在城外,率居草屋以成市里,以其价廉功省,猝遇兵

  • 阿克苏

    即今新疆阿克苏市。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6:阿克苏“垣墉陡峻,北踞崇冈,四城连峙,每城周里许,皆南向,外以一大城垣环之。所踞高厓二十余丈,三城皆小而固,洵形胜地也。城内偏东界以长河,源发北崖,南流出于

  • 东楚州

    ①东魏武定七年(549)改东徐州置,治所在宿预县(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南朝陈太建七年(575)改为安州。②唐武德初臧君相据楚州,号东楚州。治所在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四年(621)君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