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道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二十里八达岭镇东北岔道。《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岔道口,“《志》云,自八达岭而北地稍平,五里至岔道。有二路:一自怀来卫保安州历榆河、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冶为北路。八达岭为居庸之噤吭,岔道又八达之藩篱也。宣德五年巡边驻跸岔道,明日猎于岔道。……嘉靖三十年筑城于此。周二里有奇,与南山联为一边,其地逼临山险,与居庸之外卫”。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岔道。明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巡边驻跸岔道;次日,猎于岔道,即此。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二十里八达岭镇东北岔道。《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岔道口,“《志》云,自八达岭而北地稍平,五里至岔道。有二路:一自怀来卫保安州历榆河、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冶为北路。八达岭为居庸之噤吭,岔道又八达之藩篱也。宣德五年巡边驻跸岔道,明日猎于岔道。……嘉靖三十年筑城于此。周二里有奇,与南山联为一边,其地逼临山险,与居庸之外卫”。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岔道。明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巡边驻跸岔道;次日,猎于岔道,即此。
一作贵长池水。即今安徽贵池市秋浦河下游。《元和志》 卷28秋浦县: “贵池水在县西七里。”即“秋浦河”。
即今河南上蔡县东三十八里塔桥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七月,赖汶光 “乘势攻破上蔡之洙湖里寨、塔桥寨、洪桥寨”。
1914年改太平县置,属浙江会稽道。治所即今浙江温岭市。以山得名。1927年直属浙江省。1994年改设温岭市。旧县名。1914年改太平县置,治今浙江省温岭市太平镇。1994年撤销,改设温岭市。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宋《淳祐临安志》卷10:下湖“在钱塘门外,其源出于上湖”。南宋淳祐七年(1247),西湖水涸,曾引天目山水经余杭塘河入下湖,再用水车输入西湖,以救干旱。宋林逋有《上湖闲泛舣舟石函因过
明置,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明一统志》卷72雅州:天险关“在荣经县东北(西南)四十里。据邛崃九折坂之险”。民国《荣经县志》:天险关在“治西四十五里,邛崃关下”。
又作母纳山、穆尼乌拉山。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元史·文宗纪》:至顺元年(1330)十月甲子,木纳火失温所居牧人三千户,濒河所居鹰坊五千户,各赈粮两月。“火失温”(qoshi’u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金代塔塔儿等部居其地。《金史·夹谷清臣传》: “令宣徽使移剌敏……分领前队,自选精兵一万以当后队,进至合勒河。前队敏等于栲栳泺攻营十四,下之,回迎大军。”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新巴
又作界首市。即今湖南茶陵县西南四十八里界首界。清同治 《茶陵县志》 卷4 《铺市》: 界首市 “在六都”。
元至元间改江阴路置,治所即今江苏江阴市。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连洋州,寻复为江阴州。洪武初改州为江阴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后降江阴路置,治今江苏省江阴市。属江浙行省。辖境约当今江苏
东周属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 (前516),“ (周敬) 王次于萑谷”。古邑名。春秋邑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