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奇墟
即今广东顺德市南容奇镇。清咸丰 《顺德县志》 卷2 《图经》: 容奇堡 “以容山、奇山为一镇之秀,两村中隔一海,故以为名”。有县丞及把总驻此。
即今广东顺德市南容奇镇。清咸丰 《顺德县志》 卷2 《图经》: 容奇堡 “以容山、奇山为一镇之秀,两村中隔一海,故以为名”。有县丞及把总驻此。
又作梇栋县。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西北十七里旧城。三国蜀建兴三年(225)为云南郡治。西晋属云南郡。东晋成帝时为兴宁郡治。南齐属兴宁郡。梁末废。古县名。又名梇栋县。西
三国魏咸熙元年 (264) 改野王典农置,属司州。治所在野王县 (今河南沁阳市)。西晋改河内郡。十六国赵复置。《晋书· 石勒载记下》: 东晋咸和三年 (328),刘曜围洛阳,“勒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
在今广东封开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1封川县: 迪田营 “前临贺江,其相近有西河营,旧为广西瑶出入噤喉,防御甚切”。
即今山东德州市。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4:小胡城,“唐初窦建德将王小胡亡命至贝州作乱,此城当其所筑”。唐元和十年(815)曾置长河县治此。
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额尔古纳河西岸。
金皇统二年(1142)并宋泾原、环原二路置,治所在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镇原、泾川以东,灵台以北和陕西长武、彬县、永寿、旬邑、淳化等县地。元初废。金皇统二年(1142年)合宋泾原
在今湖南桂阳县南。《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 湖屯水 “在州南。《志》 云: 源出龙渡山之南,流经州东南五十里之湖屯市,因名湖屯水。折而东北流,经鹿头山,又东南流入郴州境,合于郴水”。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置,为长城重要关堡之一。即今甘肃景泰县北红水乡。清属皋兰县,设县丞驻此。
即包山。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洞庭西山。西晋左思 《吴都赋》: “指苞山而为期,集洞庭而淹流。” 刘逵注: “班固曰: 洞庭,泽名。王逸曰: 太湖在秣陵东,湖中有苞山,山中有如石室,俗谓洞庭。”《水经·
①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小孤山镇。清杨宾《柳边纪略》卷2:“黑而苏站三十里至小孤山,四十里至大孤山。”②又名孤山、海门山。俗称髻山、小姑山。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长江边,与长江南岸彭浪矶相对。苏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