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北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

①唐会昌五年(845)改单于都护府置,治所在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敖陶窑村古城)。五代地入契丹,废。

②唐总章二年(669)改翰海都护府置,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西岸,杭爱山东端。统碛北铁勒诸部府州,辖境相当今蒙古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垂拱二年(686)移治漠南,治所多次迁徙,初在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西安城(今甘肃民乐县西北);后移云中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开元、天宝时又移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横塞军(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北阴山北麓)、天安军(后改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至德中改为镇北都护府。建中时废。


唐都护府之一。(1)总章二年(669年)以瀚海都护府改名,治回纥部落(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下游西岸哈剌巴剌哈孙)。统领碛北铁勒诸部各羁縻府州。辖境约当今蒙古国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垂拱三年(687年)或四年平碛北同罗、仆骨诸部,侨治于居延海南之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哈拉浩特古城),招纳归降。寻又移治西安城(今甘肃民乐县西北)。武周圣历元年(698年)移治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管辖河套东北及套内突厥、铁勒诸部羁縻府州。唐景龙二年(708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东、中、西三受降城于黄河北岸津要,又移治西受降城(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以抚宁北边。开元二年(714年)移治中受降城(今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管领河套中部迤西铁勒、突厥诸部羁縻府州。天宝八载(749年)移治横塞军(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拉特后旗东南阴山南麓),十四载徙治天德军(今乌拉特前旗东北阿拉奔北古城)。至德二载(757年)改称镇北都护府。乾元元年(758年)后,军马权居于永清栅(今乌拉特前旗东北古城),又移治于西受降城。兴元元年(784年)废。(2)会昌三年(843年)或五年改单于都护府置。五代初地入契丹,废。


猜你喜欢

  • 辰州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武州置,治所在龙㯹县(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以辰溪为名。后移治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县以南沅水流域地。大业初改为沅陵郡,唐武德三年(620

  • 同安县

    ①西晋太康三年(282)置,属晋安郡。治所即今福建同安县。西晋末废。唐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县南界置大同场。五代闽永隆元年(后晋天福四年,939)复置同安县,属泉州。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

  • 石头渚

    又名石头津步、投书渚。在今江西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寰宇记》卷106洪州南昌县:石头渚“晋太守殷羡,建元中为豫章太守,去郡,人多附书一百余封,行至江西石头渚岸, 以书掷水中,咒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 开阳郡

    ①南朝梁置,属泷州。治所在开阳县(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隋开皇九年(589)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泷州置,治所在泷水县(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辖境相当今广东罗定市境。乾元元年(758)复为泷

  • 穿洞遗址

    在今贵州普定县城西南八里。是一处年代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1981和1983年进行多次发掘。出土一个完整头盖骨和下颌骨、胫骨、挠骨、牙齿等近百件,石器一万余件,骨器一千多件。发现多处火堆

  • 蒋琬墓

    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二里西山之巅。蒋琬(?—246),字公琰,湖南湘乡人。三国蜀汉名臣。诸葛亮去世后,琬任尚书令,领益州剌史,迁大将军,带兵镇汉中,后还住涪 (今绵阳市)。《华阳国志》 卷2: “涪县去

  • 札西

    即今云南威信县城扎西镇。清有经制外委驻此。1921年威信县迁治于此。

  • 柏崖县

    唐咸亨四年 (673) 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五十里蓼坞西北。寻废。

  • 陷塘

    在今广西宾阳县东。《方舆纪要》 卷109宾州: 陷塘在 “州东二十里。相传岭陷成塘,周五六里许”。

  • 石室山

    ①在今山西汾阳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2汾州府:石室山“山多岩窟,可居”。②即烂柯山。在今浙江衢州市南二十里。《寰宇记》卷97西安县:石室山“一名石桥山”。《方舆纪要》卷93衢州府:烂柯山“府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