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北,白沙岛之西北。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姑婆屿,“澎湖居民春往捕蠔,冬往掇拾紫菜”。北端海拔21米。有英船遇难纪念碑。清光绪十八年 (1892) 英船在此失事。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北,白沙岛之西北。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姑婆屿,“澎湖居民春往捕蠔,冬往掇拾紫菜”。北端海拔21米。有英船遇难纪念碑。清光绪十八年 (1892) 英船在此失事。
即今四川新都县西大丰镇。同治 《成都县志》 卷1: 崇义桥 “距城三十五里”。
一名平南关。即今广西凭祥市西北四十六里平而关,西接越南界。《清史稿·越南传》:乾隆九年(1744),两广总督马尔泰奏言:“至平而、水口两关,通太源、牧马等地,宜设立铁链横江拦截,逢五、十日开一面以通商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属宁越营。在今四川石棉县(新棉镇)附近。1951年于此置石棉县。
①唐置,属都金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宣省咸安一带。后废。②1933年8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元坝场(今四川广元市东南元坝镇)。1935年4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广元县析置,以境内嘉陵江
即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玉门市境内的石油河。《续汉书·郡国志》 延寿县刘昭注:“《博物记》曰: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羕羕永永,如不
西魏置,属洵州。治所在洵阳县 (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辖境相当今陕西旬阳县地。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洵阳县(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属洵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安康市东部一带。隋开皇初废。
在今江西上饶县南五十五里。《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上饶县:古良溪“出封禁山北溪,与丁溪山水合而入上饶江”。
①又作彭佳山、平嘉山、平佳山。即今台湾省东北所属彭佳屿。陈侃 《使琉球录》: 太武放洋,“用甲卯取彭家山”。②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面之邦加岛。《郑和航海图》 有彭家山。即“平佳山”。
隋大业中筑。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北。《隋书·王世充传》:唐武德元年(618),王世充与李密战,大败,世充“收合亡散,复得万余人,屯于含嘉城中”。即此。唐初置为东都洛阳城粮仓含嘉仓。隋大业中建。在今河南
即今河北新乐市东二十二里渔砥村。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新乐县图:东南有于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