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城集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坚城集“在县西大河北岸,西接虞城县界,旧为大河冲要”。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坚城集“在县西大河北岸,西接虞城县界,旧为大河冲要”。
①又名诸葛亮八阵。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南。《元和志》卷31新都县:“诸葛亮八阵,在县北十九里。” 《寰宇记》卷72新都县引李膺《益州记》云:“稚子阙北五里武侯八阵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八八为
在今贵州麻江县西北。《清一统志·都匀府》: 新牌寨 “在清平县东。《黔记》: 县南门官道十六里,至杨义、新牌等砦,其左有养古、六洞等砦”。
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东。清嘉庆 《长宁县志》 卷2: 硫磺井在 “县 (今双河镇) 东九里。四时水温作硫磺气,浴可疗疮”。
又称北古铁路。从北京双桥经顺义、怀柔、密云,至古北口。全长 125 公里。日 伪于1937—1938年修筑。今为京承线的一部分。
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南。清乾隆中置巡司于此。在今湖南省汉寿县东南。清置巡检司于此,属龙阳县。
南齐建武三年(496)置,属宁州。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一百二十五里新市镇。一说今屏山县。不辖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屏山、雷波等县地。后废。
①即教山。在今山西绛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1绛县: 殽山 “县东南八十五里。亦曰效山,又讹为罩山。即 《山海经》 所云 ‘教山,教水出焉’ 者也”。②一作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春秋》:
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西昌县为镇,属龙安县。在今四川安县东南四十里花荄镇。在海南省屯昌县西北部。面积37.1平方千米。人口 7440。镇人民政府驻西昌,人口 1090。因西部曾为昌盛之地,故名。1
一作绥成县。东晋义熙中 (405—418)置,属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三里。隋开皇中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三年 (629)又废。古县名。又作绥成县。东晋义熙中置,治今福建省建宁
即今安徽界首市。清光绪 《大清帝国全图》: 安徽太和县西北有界首集。1946年设界首县于此。旧名界沟。即今安徽省界首市。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刘锜追击金兀朮至此,划沟为界,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