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土默特部

土默特部

(1)归化城土默特,又称西土默特。本明中叶蒙古达延汗所置右翼三万户之一的蒙郭勒津万户(汉籍称为“满官嗔”),嘉靖初为俺答所并,遂以俺答统部之名称为土默特万户;有十二鄂拓克,故又称十二土默特,大部分由俺答子弟领有。地在“大同边外,大青山、昭君墓、丰州滩”等处(明萧大亨《北虏风俗》),东至宣府边外,西至黄河。俺答驻丰州滩,建城,后受明封为顺义王,其城赐名归化。崇德元年(1636),分编为归化城土默特左、右翼二旗,俱驻归化城。(2)东土默特,二部。其一出于土默特万户,俺答子辛爱黄台吉扩展势力至蓟镇边外兀良哈三卫地,万历中,其子赶兔随母(朵颜卫首领之女)居满套儿地(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潮河上游), 自为一部。明末,赶兔子温布(鄂木布楚琥尔)为林丹汗所逼,移牧广宁边外大凌河一带,归附后金,天聪九年(1635)授札萨克,编为土默特右翼旗。其地跨大凌河中游,札萨克驻大华山,即今辽宁朝阳东偏北一百里老贝子府,隶卓索图盟。其一本兀良哈朵颜卫一部落,役属于土默特万户。明末,其首领善巴等与温布同归附后金,天聪九年授札萨克,编为土默特左翼旗。其地在右翼东,今辽宁阜新市境。


猜你喜欢

  • 十三万户

    藏籍对元代在前藏、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元沿金制,全国均设万户官职。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前藏、后藏各万户,始置于至元五

  • 强化三部

    元置,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清一统志·开化府》: 教化三部废长官司 “在今府治 (今文山县)。唐时强现蛮居此,元为强现三部,隶临安宣慰司,明改为长官司。《府志》: 三部: 教化、强现、牙车,三部也。司

  • 穹窿山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越绝书·吴地传》:“由钟穹窿山者,古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 明王鏊《姑苏志》 卷9: 穹窿山 “山高而平,其广可百亩,……山半有泉名法雨,四时流不绝,下注石堰,可以灌田”。

  • 青溪关

    亦作清溪关。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甘洛县西北交界处桦槁林山一带。《新唐书·李德裕传》: 太和间,“筑杖义城,以制大度,青溪关之阻”。

  • 紫光阁

    明仿汉麟阁云台而置,在今北京中南海西岸瀛台西北。清康熙皇帝于此集三旗侍卫大臣校射,后又于阁前阅试武举。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平定伊犁回部,悬挂功臣百人之像于阁内。四十一年(1776) 平两金川,又

  • 怀远河

    即今四川西昌市之东河。《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怀远河“在都司城大通门外。源出东北山麓,经城南合泸水,入金沙江”。清乾隆《西昌县志》:怀远河“在东郭外。源出木托山土番,绕城东南, 资屯田灌溉,西合

  • 双桥墟

    即今广西横县东马山乡双桥村。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东南有双桥墟。民国《贵县志》卷1:双桥墟在“县南一百三十里。……毗连广东合浦境,为全县西南极边墟市”。

  • 秀水河

    在今辽宁法库县西。为辽河支流。《清史稿·地理志》 法库直隶厅:“又西秀水河,南入新民。”秀水河在新民东入辽河。辽河支流。在辽宁省北部。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南流至新民市吴长岗东侧入辽河。长1

  • 火连寨

    即今辽宁本溪市北火连寨回族满族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辽阳州图:东北有火连寨。

  • 静戎砦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置,属秦州。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金改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