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哈达
一名灶突山,俗称烟筒山。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永陵镇南八里。清 《满洲实录》 卷2: 明万历十五年 (1587),努尔哈赤 “于硕里口呼兰哈达下,东南河二道: 一名嘉哈; 一名硕里加,河中一平山,筑城三层,启建楼台”。即此。
一名灶突山,俗称烟筒山。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永陵镇南八里。清 《满洲实录》 卷2: 明万历十五年 (1587),努尔哈赤 “于硕里口呼兰哈达下,东南河二道: 一名嘉哈; 一名硕里加,河中一平山,筑城三层,启建楼台”。即此。
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叶店 (黄花涝)南盘龙湖畔。1963至1974年曾三次发掘,为商代中期古城址。城建于水滨高丘上,南北长290米,东西宽260米,周长1100米。城内东北隅有大型官殿基址。城外连陆部分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清初为蒙古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牧地,周一千三百余里,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二百余里。康熙秋巡塞外,于此举行搜狩之典。此后,每年八月清帝王于此行围,蒙古诸部皆从。《清一统志
①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涞源县北七里。东汉属中山国。晋仍属代郡。后废。北周大象二年(580)复置广昌县,属灵丘郡,移治今涞源县。隋仁寿初改为飞狐县。大业初属上谷郡。唐属蔚州。明洪武初复名广昌县。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六十八里三王城村。《水经·涢水注》:小富水出大阳山之东,“而南径三王城东。前汉末, 王匡、王凤、王常所屯,故谓之三王城。城中有故碑,文字阙落,不可复识”。在今湖北省京山县北。《水经注·
一作百口塘墟。在今广东连平县西南七十里百叟村,南接新丰县。明移长吉巡司于此。
即今越南东南岸外之萨巴特岛。《元史·史弼传》:至元三十年(1293)正月,“至东董、西董山、牛崎屿,入混沌大洋”。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麈岭” 条下: “又北二十里为枫树岭,与独蛇、伏岭、分水、丛山四关,皆茂密险隘之地。明嘉靖中建哨台于其上。”
①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六十里东关站。《明史·地理志》 宁远卫:“西有小沙河中右千户所,辖东关驿至曹庄驿。”清改东光站。②即今浙江上虞县西东关镇。旧名东城驿,明改东关驿。1912年改东关镇
北魏太和四年(480)置,属修城郡。治所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北周废。见“平乐道”。
即今安徽庐江县南罗河镇。《清一统志·庐州府二》: 沙溪市 “又三十五里为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