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藏河
即今甘肃岷县南迭藏河,为洮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叠藏河 “在卫城东门外,源出分水岭,下流入于洮河”。
即今甘肃岷县南迭藏河,为洮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叠藏河 “在卫城东门外,源出分水岭,下流入于洮河”。
即今辽宁清原满族治县西北夏家堡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开原县图: 东南有夏家堡。
清以明曾迟堡改名,属铁岭县。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增盛堡。《清一统志· 奉天府二》 “唐王营堡” 条下: “曾十堡在 (铁岭) 县西二十五里。”
西汉改杨氏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范村东古城址。三国魏改为杨国,属平阳郡。西晋复为杨县。北周属永安郡。隋属临汾郡,隋末改为洪洞县。古县名。本春秋晋杨氏县,西汉改为杨县,治今山西省洪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巴安府。治所即今四川乡城县。1914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改为乡城县。古旧县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治今四川省乡城县。属巴安府。
唐上元中,吐蕃陷鄯州鄯城县,号为青唐城。故址在今青海西宁市。公元11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吐蕃首领唃厮啰、董毡、阿里骨、瞎征等曾都于此。即今青海省西宁市。又作青塘城。唐鄯城县,唃厮啰称青唐城,入宋改
清置,属福鼎县。即今福建福鼎县治桐山镇。以镇内有铜山,因名。
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二十里东岱镇。当连江入海之口。旧有城,清康熙八年(1669)修,移北茭巡司驻此。在福建省连江县东北部、鳌江口南侧。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 3.7 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岱,人口 1810
一作大和砦。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在今陕西神木县南太和寨东南二里太和沟内。金正大三年(1226)升为太和县。集镇名。在陕西省神木县东南部。太和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00。北宋元符二年(1099
在今西藏穷结县城对面的木惹山上。为藏王墓之一。《西藏王统记》 载: “王薨于盆域萨毛岗,乃于亚隆穹保,建造三陵,一切建筑无与匹者。”
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南。《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汉牛雪山“在懋功屯务厅西南三百八十里。绵亘二百余里,直达明正土司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