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州溪峒安抚司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南丹州置,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大德元年 (1297) 并入庆远路。
元至正末升南丹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德元年(1297年)并入庆远路。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南丹州置,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大德元年 (1297) 并入庆远路。
元至正末升南丹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德元年(1297年)并入庆远路。
宋置,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南七十里。明洪武二年(1369)置巡司于此。宋置,在今江苏省丹阳市东。明、清置巡检司于此。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七十里。明万历《广西通志》卷5博白县:“回峦复嶂,分为九峰,四时翠蔼可爱。”
清同治九年(1870)改阳江直隶州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阳江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阳东、阳西等市县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复升为直隶州。清同治五年(1866年)升阳江县置,治今广东省阳江市。
亦作屈兹国、丘慈国、屈茨国、屈支国、鸠兹国、归兹国。都延城 (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西汉属西城都护府。唐名伊逻卢城,为龟兹都督府治。《新唐书·西域传》: “龟兹一曰丘兹,一曰屈兹。”即“龟兹国”
①即三神山。传说东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徐霞客《题小香山梅花堂·醉中漫歌》:“三岛、十洲竟谁别。”②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三岛“居大崎山之东,屿分鼎峙”。即今菲律宾群岛中民都洛岛西南的卡拉棉、巴
北魏平城宫楼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太祖纪》载:天兴四年(401)五月,“起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石池、鹿苑台”。
即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南宋建炎二年(1128)岳飞破金兵于此。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本名虎牢关,属成皋县。隋改成皋县为汜水县,唐后因有此名。《宋史·岳飞传》:北宋建炎二年(1128
在今浙江衢县南百里。唐杜佑 《通典》卷182: 衢州信安县 “有泉岭山,在县南二百里。汉朱买臣云: ‘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即今建安郡北界也”。或说为今仙霞岭。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河坝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2 《无为州图》: 东有新河口。
1938年析霞浦县北部置,属福建省。治所在柘洋 (今福建柘荣县)。1945年改置柘荣县。1938年析霞浦县北部上西区置(县级),治柘洋(今福建柘荣县双城镇)。该地古时多柘树,明、清时曾设柘洋巡检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