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舞镇
一名北舞渡。北宋置,属舞阳县。即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元置巡检司。地当冲要,为县北巨镇。清咸丰九年(1859)南阳镇总兵丘联恩部被捻军围歼于此。
一名北舞渡。北宋置,属舞阳县。即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元置巡检司。地当冲要,为县北巨镇。清咸丰九年(1859)南阳镇总兵丘联恩部被捻军围歼于此。
在今浙江缙云县治(五云镇)。《方舆胜览》卷9处州:吏隐山“在州东北五十里。山南有唐李阳冰为缙云令秩满退居于此为洼樽,瀑布飞泉,洒落三百余尺。上有四井,周回四丈,因名吏隐山。留题篆刻,至今人宝之”。
即重龙山。在今四川资中县城东北隅。《新唐书·地理志》: 盘石县 “有崇灵山”。
金置,属盐山县。在今河北黄骅市境。
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三十里耙楼山下程村。“二程”即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二人。北宋理学家,同受学于周敦颐,并称“二程”。村东有石坊一座,上书“圣旨”,下书“二程故里”。
清置,即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五十里北屯乡。秦、汉置谷口县于此。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南部。面积130.3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北屯,人口1.4万。镇以驻地名,因1959年兵团农十师进驻屯
在今贵州锦屏县东南。《明一统志》卷88黎平府:石流山“在湖耳长官司东三十里。飞泉迸出,乱石四流”。
唐永泰元年 (765) 分余干、弋阳二县地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一里。《元和志》卷28信州: 贵溪县“在贵溪口,因以为名”。元属信州路,移治今贵溪县。明属广信府。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南三十里孙家埠附近。《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温城 “在宣城县东二十余里。唐刺史温璋所筑。大中十二年置营于此”。
古名五泻水。即今江苏江阴市南锡澄运河。《方舆纪要》卷25江阴县:运河“在城南。北引大江,由黄田港贯城而南,至县南十里,经蔡泾间,亦曰南闸,又曰下闸,……又十里至青肠镇,又南三十五里达五泻河,出高桥合无
1949年由吴县西南境置,属苏南行署区。治东山镇(今江苏苏州市西南东山镇)。辖太湖中东、西洞庭山及附近诸岛。1952年11月划属江苏省。1953年3月撤销,改设震泽县。1960年1月震泽县撤销,并入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