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滩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八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沅江”条下:北斗滩“怪石凡七,隐立若斗杓也”。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八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沅江”条下:北斗滩“怪石凡七,隐立若斗杓也”。
即新拖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明史·郑和传》:郑和出使曾经历其地。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浈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贞观八年(634年
亦名八里郎。即今西藏洛隆县西八里。藏语意为帐篷山、牛帐篷山。当内地与西藏往来通道。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巴拉山“在硕板多西南,势平坦,上下约三十里,至巴里郎”。
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广东珠海市西南三灶岛之西。《方舆纪要》 卷101香山县 “井澳” 条内: “ 《志》 云,县有浪白澳,为海道戍守处。”
即西亳。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史记·田儋列传》:“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雒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遂自刭。”即此。《汉书·地理志》 河南郡偃师县:“尸乡,殷汤所都。”《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匽
亦名确山。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南二里。《魏书·地形志》 初安郡怀德县: “有浮石山。”
亦作孛兰堡。即今辽宁普兰店市。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金州厅图: 东北有孛兰堡。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复县: “县属娘娘宫……普兰店西北一百四十里。” 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改南义州置,治所在岑溪县 (今广西岑溪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地。熙宁四年 (1071) 废。北宋太平兴国初以义州改名置,治岑溪县(今广西岑溪市西南),属广西
亦作肚古锦。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乌得里湖之东。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西岸必占河口南有 “肚古锦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乾隆内府舆图》 作 “都古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