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信义县

信义县

①南朝梁天监六年 (507) 改娄县置,属信义郡。治所在今江苏昆山市西二十里正仪镇。隋开皇九年 (589) 废。

②隋义宁元年 (617) 置,属九门郡。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唐武德五年 (622) 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南扶州。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西南镇隆镇。后为南扶州治。贞观八年(634) 为窦州治。天宝初为怀德郡治,乾元初复为窦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以避太宗赵匡义讳,改为信宜县。

④唐武德六年 (623) 置,属云州。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境。贞观二年 (628) 废。


古县名。(1)南朝梁分娄县置,治今江苏省昆山市西正仪镇。属信义郡。隋平陈废入常熟县。(2)唐武德四年(621年)分怀德县置,治今广东省信宜市西南镇隆。属窦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名信宜县。


猜你喜欢

  • 西阳宫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沙溪镇。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读书、讲学、祀父的地方。西阳宫原名西阳观,因避其父欧阳观之讳,经请于朝改称宫。

  • 五山镇

    一名谢村镇。即今广西来宾县南五山乡。明设守备驻守。《方舆纪要》卷108贵县:五山镇,“《志》云:五山之地,周数百里,界宾州、迁江、武宣、来宾间。山深林密,八砦余孽往往逋逃于此。万历中,浸淫为患。二十二

  • 杨磨山

    在今云南马龙县西七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4马龙州:杨磨山“在州西七十五里。一名关索岭,上有夷关”。

  • 南岳

    (嶽) ①即君山。又名荆南山。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二十里铜官山。《舆地纪胜》 卷6常州: 南岳山,“ 《毗陵志》 云: 在亭乡,至宜兴县二十里。孙皓以国山之瑞行封禅礼,遂以其山为南岳,立石颂德。昔汉武帝

  • 厄鲁特

    亦作额鲁特,又名卫拉特。是清代对西蒙古诸部的总称。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分四部:和硕特部游牧于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部游牧于伊犁河流域,杜尔伯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沿岸,土尔扈特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地方

  • 文村堡

    ①北宋元丰七年(1084)置,属融州。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文村。后废。②即文溪寨。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南。《宋史·蛮夷二》:元祐二年(1087),“有杨晟台者,乘间寇文村堡”。即此。

  • 哈剌贴癿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又有和寺城,寺西五十里至哈剌贴癿,其西北为剌木城。剌木城至哈喇帖癿十里。”

  • 武利墟

    即今广西灵山县南九十里武利镇。明嘉靖《钦州志》 卷7灵山县: “武利墟在治南八十里上安业乡。” 清设把总驻守。

  • 函山

    即玉函山。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1历城县 “石固寨山” 条下载: “函山在府南二十里,即泰山北麓也。一名卧佛山。”

  • 华墅镇

    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北四十五里华士镇。清光绪《江阴县志》卷2:华墅镇“市北枕砂山,南俯市河,东西相距三里,南北相距二里余。邑中市镇之大者称华墅、青旸,列肆繁盛,百货皆备,濒江各乡贸布者,向以午夜率明灯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