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川驿
明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北。《方舆纪要》卷74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会川驿“在卫北。又六十里为大龙驿”。
明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北。《方舆纪要》卷74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会川驿“在卫北。又六十里为大龙驿”。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四年(572)十一月,“周主行如羌桥”。胡三省注:“羌桥在长安城东, 以苻、姚诸羌而得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东。北周建德中武帝如羌桥,颁赐长安以
一名灵鹫峰。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宋《淳祐临安志》卷8“武林山”条引晏殊《舆地记》:“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故名。峰下有玉乳、龙泓诸洞,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满达赫一带。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前132)五月,“河水决濮阳,汜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渊宫”。《水经·河水注》:河南有龙渊宫,“盖武帝起宫于决河之旁,龙渊之侧,故曰龙渊宫也”。
在今山东荣成市南石岛镇,南临黄海。清雍正十二年(1730)置石岛口巡司。
亦名麻夫镇。今陕西麟游县西麻夫镇。《方舆纪要》卷55麟游县:石窑镇“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今有石窑巡司,为戍守处”。清废。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分鄮县置,属明州。 治所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北十二里河村。后移治今定海区城关镇。因山得名。大历六年(771) 废。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析
即汜洲。在今湖南汉寿县西北。宋本《寰宇记》卷118武陵县汎洲:“《水经注》云,汎洲者,沅水东历龙阳县之汎洲,故有此名。又按《襄阳记》云,李衡字叔平,于武陵龙阳县之汎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终语其子曰:
又称明河。即今云南洱源县北芘碧湖。《明一统志》卷86大理府:“明河、宁湖,在浪穹县西北五里,周回五十里,水色如镜。”
北周建德六年 (577) 于会州故址置,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隋开皇十九年 (599) 升为鸣沙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部、黄河南岸。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鸣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