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岳

五岳

古代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北岳恒山(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中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又曰:“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其后始改为以衡山为南岳。传说五岳为群神所居,故自古帝王多往祭祀。旧说尧舜时已有巡狩五岳之举,乃汉儒附会,实则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汉书·郊祀志》云:武帝“自封泰山后,十三岁而周遍五岳四渎矣”。又云:宣帝改元神爵后,“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明初尊五岳为神。


猜你喜欢

  • 杨桥集

    亦作阳桥集。即今安徽临泉县东南杨桥镇。明正德《颍州志》卷2乡井:杨桥集“在西乡,九十里颍滨”。

  • 王村

    ①即今安徽歙县南王村镇。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王村。②本名王村店,清简称王村。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王村镇。胶济铁路经此。产绸,名王村绸。③即今湖南永顺东南九十里王村镇。汉为酉阳县治。明为施溶州治

  • 效谷 (穀) 县

    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北四十里郭家堡乡墩湾村。《汉书·地理志》 师古注: “本鱼泽障也。桑钦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名。” 西凉王李暠曾为效谷令

  • 六种

    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南。《宋史·高昌传》:太平兴国六年(981),王延德使高昌,“次历地名宝庄,又历六种,乃至高昌”。

  • 流冷河

    在今河北阜城县北。《方舆纪要》 卷13阜城县: 流冷河在 “县北七里,本胡卢河之支流也。又有潢卢河,自冀州、枣强县来,东北流注之,入交河界,注于滹沱。俗作刘麟河,刘豫阜城人也,其子麟尝渡此而名,今涸”

  • 宛亭

    即春秋宛濮邑。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北。《左传》: 僖公二十八 (前632),“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杜注: “陈留长垣县西南有宛亭,近濮水。”

  • 鸑鷟山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元和志》 卷22两当县: 鸑鷟山 “在县西二十里”。《清一统志 · 秦州一》: “ 《图经》 云,昔张果先生夏居豆积,冬居此山。《巩昌府志》: 在县东十五里,两峰秀耸,一名南岐,一

  • 双下水

    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2韶州府曲江县:双下水“在府西五十里。有两涧合流,因名。南流五十里入于浈水”。

  • 周家镇

    即今安徽砀山县东北周寨镇。清同治 《徐州府志》 砀山县境图: 东北有周家寨。(1)在黑龙江省双城市东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周家,人口 5500。清嘉庆年间周姓在此建屯,镇以

  • 楚旺镇

    即楚王镇。今河南内黄县西北楚旺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4: “以 (咸丰) 十一年四月,扰及内黄之楚旺。”在河南省内黄县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楚旺,人口8650。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