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中郡

云中郡

①战国赵武灵王置,秦时治所在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地。西汉辖境缩小。东汉属并州。东汉末废。

②北魏置,为朔州治。治所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水经·河水注》 引《魏土地记》:“云中城东八十里有成乐城,今云中郡治,一名石卢城也。”后废。

③唐天宝元年(742)改云州置,治所在云中县(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大同市及左云、右玉、怀仁、浑源、大同、阳高等县,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及兴和、丰镇等县,河北尚义、怀安等县部分地区。乾元元年(758)复改云州。


(1)战国赵武灵王置。秦治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西汉辖境缩小,东汉属并州,东汉末废。(2)北魏置,治盛乐县(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后移治延民县(今托克托县东北古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地。隋初废。 (3)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云州置,治云中县(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长城以南、桑干河以北地区。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云州。


猜你喜欢

  • 绥靖屯

    清乾隆四十四年 (1779) 改阿尔古屯置,属美诺厅。即今四川金川县。后废。1936年于此置靖化县。

  • 土默特左旗

    又称东土默特。清置,属卓索图盟。旗府驻地在蒙古营(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王府)。简称土左旗。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呼和浩特市。面积2712平方千米。人口35.1万,有汉、蒙古、回、满、藏等8个民族。

  • 下邑县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西汉属梁国。北魏孝昌元年(525)移治栗县故城(今河南夏邑县),为临涣郡治。东魏兴定中改属马头郡。北齐改属梁郡。唐属宋州。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明洪武初改为夏邑县。

  • 青眉山

    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北六十里。《寰宇记》卷36延川县: 青眉山,“耆老云,后魏有吐蕃青眉家族居此”。

  • 诺罗卡伦

    亦作诺罗河口或挠力河口卡伦。清咸丰九年 (1859) 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饶河县北东安镇。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诺罗河即挠力河口卡伦,(富克锦) 城正东乌苏里江西岸七百余里,东岸俄

  • 南泊

    清时称在直隶任县、巨鹿县 (今属河北) 境内之大陆泽为南泊,因与其北宁晋泊 (称北泊) 相对而言。《清一统志 ·顺德府》: 大陆泽 “在任县东北,与巨鹿县及赵州隆平县接界。…… 《通志》: 大陆泽,即

  • 拉休土司

    又称拉秀土司。清末合上下阿拉克硕二土司置,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陇喜寺 (今青海玉树县西南下拉秀乡)。民国周希武 《玉树调查记》 卷上: “拉休族驻牧地横跨子曲河南北。东与扎武、苏尔莽为界,南与囊谦以

  • 一名於中。在今河南西峡县东七里。《史记·越世家》: 越王 曰,“商、於、析、郦、宗胡之地……”。《正义》: “ 《括地志》 引 《荆州图副》 云:邓州内乡县东七里於村,即於中地也。”古邑名。(1)即“

  • 来附县

    北宋政和三年(1113)置,属祥州。治所在今四川高县北来复镇。《方舆纪要》卷70庆符县:来附废县在“县西北十五里。……今为来复铺,讹附为复也”。宣和三年(1121)废入庆符县。古县名。北宋政和三年(1

  • 琶洲塔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东南琶洲。《舆地纪胜》卷89 广州: 琵琶洲 “在南海 (县) 东,以形似名”。相传水中常有金鳌浮出,又名金鳌塔。明万历年间建,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塔旁有 《琶洲鼎建海鳌塔记》 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