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思藏

乌思藏

一作乌斯藏。元、明两代对西藏前后藏的称谓。Dbus译为乌思(清译为卫),指前藏。Gtsang译为藏,指后藏。元属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明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又作乌斯藏。元、明两代对西藏前、后藏的称谓。藏语Dhus-Gtsang的音译。Dhus译为“乌思”(清代译为“”),指前藏;Gtsang译为“”,指后藏。这一地区元属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明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后称乌思藏宣慰使司。


猜你喜欢

  • 拒墙堡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五里拒墙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拒墙堡“嘉靖二十四年置,万历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嘉靖二十八年寇犯拒墙堡,大同帅周尚文拒却之”。即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拒垟堡。明嘉靖二十

  • 齐齐罕图卡伦

    清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恰伦河(察林河)上游南岸。清道光《新疆识略》卷4伊犁舆图:察林河上游有齐齐罕图卡伦。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哈尔奇喇水,“西北流,南汇尼楚衮哈尔奇喇水,折而北流经齐齐罕图

  • 固河镇

    一作涸河镇。北宋置,属高唐县。即今山东高唐县东北固河镇。即今山东省高唐县东北涸河。北宋属博州。金因之。后废。

  • 东沙群岛

    中国南海诸岛中最北的群岛,属广东省。由东沙岛和南卫滩、北卫滩等岛礁组成。历代为中国通往吕宋等国的交通要冲。清谢清高《海录》“小吕宋”条云:“东沙者,海中浮沙也。在万山东,故呼为东沙。”中国南海诸岛四大

  • 敏州

    五代晋天福中楚改邵州置,治所在敏政县(今湖南邵阳市)。后汉复改邵州。五代楚天福年间改邵州置,治敏政县(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化县以南的资水流域(其支流夫夷水上游除外)和巫水上游。汉时复改邵

  • 青川镇

    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南清溪镇。明置青川守御千户所于此。清设平武县丞。民国改设县佐。1941年于此设青川县。1951年青川县迁今治乔庄镇。

  • 宁强县

    1942年改宁羌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在陕西省西南部。南与四川省毗连,西与甘肃省相邻。属汉中市。面积 3248 平方千米。人口33.3万。辖12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明洪武三十

  • 天贶殿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下岱庙中。清聂��《泰山道里记》:“露台北为峻极殿,即宋之天贶殿。殿九间,重簷八角,祀泰山之神。”

  • 甘村沟

    在今河北衡水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4衡水县:甘村沟“在县西南十里。旁有洼地二千余顷。弘治中,开此沟以泄水患。寻塞。正德中复疏通之,洼地填淤,民获种植之利”。

  • 马迹山

    ①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北岸之马山。《舆地纪胜》卷6常州:马迹山“在州东太湖中,岩壁间有马迹隐然,世传秦王游幸,马所践”。《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马迹山“其西麓地名西青,石壁屹立,下有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