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
即浙江。在今浙江省西北部。浙江下游折曲如之字,故名。
钱塘江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至闸口段的别称。以江流曲折如“之”字,故名。沿江风景秀丽。江口月轮山上有六和塔,附近建有钱塘江大桥。
即浙江。在今浙江省西北部。浙江下游折曲如之字,故名。
钱塘江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至闸口段的别称。以江流曲折如“之”字,故名。沿江风景秀丽。江口月轮山上有六和塔,附近建有钱塘江大桥。
在今湖北恩施市北、建始县西北与四川奉节县交界处。《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石乳山在“卫西百七十里。周百余里。山石层叠,多生石乳而名”。《清一统志·施南府》:石乳山在“建始县西十五里。山石层叠,多生石乳
①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为金山最高处。东望焦山,西瞰金陵,南俯京口,北对瓜洲,为江南一形胜。山顶有妙高台。宋《嘉定镇江志》卷6:妙高山“妙高台,元祐初,主僧了元所立”。②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十里东山。宋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扬州置,属淮东道宣慰司。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六合、扬州、泰州、海安等县市以南及安徽滁州市和全椒、来安二县地。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为淮
又作沙资部。宋大理置,属最宁府。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八十里老寨。《元史·地理志》 舍资千户: “昔名褒古,又曰部嫋踵甸,传至裔孙舍资,因以为名。” 元改舍资千户。
战国赵邑,故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七年(前309),“王出九门, 为野台, 以望齐、中山之境”。又,惠文王二十八年(前271),“蔺相如伐齐,至平邑,罢城北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或山西省黄河沿岸。东汉废。②东汉本初元年 (146) 置,为博陵郡治。治所在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因桓帝父刘翼之陵为博陵,故名。三国魏改名博陆县。③北周置,为博陵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直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一名契山。又名元玉山。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南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87顺宁府: 偰山 “在府北一十五里。 重冈叠, 苍翠如画”。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城口厅志》卷3:木瓜口在“厅西四十里。两山相夹十余里,天如一线。路缘溪行,无舟梁。春夏水涨,每阻行旅。为西路要口”。
在今甘肃嘉峪关市东南。《清一统志·肃州》:卯来泉堡“在州西南七十里。东南至金佛寺七十里,西北至嘉峪关四十里。城在半山,周一百四十丈,倚山为险。今有把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