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山门

中山门

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东路的东端。前身为明初宫城东面的朝阳门,原是一座瓮城,不便通车。1927年在兴建中山陵园大道时,将门拆除,把门基挖低,又重建了一座三孔拱形的砖门。在中门洞上嵌“中山门”的题字石额。可通汽车,为通向中山陵的大门。但中山门两侧仍保留着明代的城墙,城外还有一段护城河,气势相当宏伟。


猜你喜欢

  • 大村镇

    亦作渡村。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渡村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吴县记:“城西南有……大村等市。”民国时改为大村镇。(1)在山东省胶南市西部。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村,人口2000。明初

  • 旁乌河

    又名平库河。即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北盘古河。《清史稿·地理志》 漠河直隶厅: “又南旁乌河,东南流,左受巴达吉察,右受札克达奇,屈东北,右受布尔嗄里河、沽里干河,入黑龙江。”

  • 左南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前凉张轨置,属晋兴郡。治所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水经·河水注》:“河水又径左南城南。《十三州志》曰,石城西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者也,津亦取名焉。”《晋书·秃发傉

  • 柏人

    春秋晋邑,战国属赵。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左传》: 哀公四年 (前491),国夏伐晋,“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战国属赵。在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左传》哀公四年(前491年):国夏

  • 闼门池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抚松县东南与朝鲜交界处之白头山天池。清阮葵生 《长白山记》:“山上有潭曰闼门,周八十里。源深流广,鸭绿、混同、爱滹三江出焉。” 清张凤台 《长白征存录》卷2: “天池。山上有潭曰闼

  • 兀的河卫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第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当今俄罗斯乌第河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 古道径营

    在今广东高明市(高明镇)西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明县:古道径营“在县(治今明城镇)北,接高要县界”。

  • 太史河

    古九河之一。在今河北东光县之北、泊头市之南。《尚书·禹贡》 疏:“太史,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故曰太史。……在东光之北,成平之南。”元于钦《齐乘》卷2:“逾漳而南,清、沧二州之间,有古河堤岸数重,地皆沮

  • 粤州

    唐贞观四年 (630)置,治所在龙水县 (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市大部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部地。乾封中改为宜州。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龙水县(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宜山一带。乾

  • 剑阁县

    西晋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六十里剑门镇。以剑阁为名。后废。东晋永和三年 (347) 灭成汉后又置,孝武帝时废。1913年改剑州复置,次年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即今四川剑阁县。1928年直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