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

即赤鼻山。亦作赤壁矶。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一里。北宋苏轼谪居黄州,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误认为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之处。清康熙年间定名为“东坡赤壁”。


原称赤鼻,又称赤鼻矶。在湖北省黄冈市区西门外。断岩临江,突出下垂,色呈赭赤,形如悬鼻,因而得名。后改称赤壁。北宋苏轼贬居黄州时,常游此地,有前、后《苏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为与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赤壁相区别,清康熙年间重修时定名为“东坡赤壁”。现有建筑系1922年改建。建国后,经修缮整理,焕然一新。二赋堂、挹爽楼、留仙阁、碑阁、坡仙亭、酹江亭、睡仙亭、放龟亭、问鹤亭等瑰丽典雅的建筑物,掩映在绿树红墙间,饶富画意。碑阁四壁,嵌有清光绪年间杨守敬选刻的《景苏园帖》,计石102方,为苏书各体中的精品。其他亭堂之内,也多嵌有历代文人书写的木刻、碑石。有的笔意出入颜柳,有的风格直逼魏晋,琳琅满目,堪称古代书法精华。

东 坡 赤 壁


猜你喜欢

  • 沙河镇

    ①即今辽宁丹东市。清光绪二年(1876)于此置安东县。民国《安东县志》卷1:“旧名沙河子,以有大、小沙河二水,又名沙河镇。”1946年改设安东市。1965年改名丹东市。②即今吉林东丰县东北沙河镇。民国

  • 库也干泊

    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新唐书·地理志》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又经库也干泊、弥鹅泊、榆禄浑泊,百余里至地颓泽”。

  • 望云 (雲) 县

    辽置,属奉圣州。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金属德兴府。蒙古中统四年 (1263)为云州治,至元二年 (1265) 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 复置,移治龙门镇 (今赤城县西南龙关镇)。明初废。

  • 文郎马神国

    古国名。即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南部海岸之马辰。明张燮《东西洋考》:文郎马神“文郎马神国以木为城,城只一半,余半皆山也”。清谢清高《海录》作马神。

  • 栾村

    即蓝村。今山东即墨市西蓝村镇。清同治《即墨县志》 卷2有栾村。

  • 蔡洲

    又名蔡家泾、蔡家沙。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寰宇记》 卷90江宁县: 蔡洲 “在县西十二里,周回五十里。《丹阳记》 云: 吴时客馆在蔡洲上,以舍远使”。《晋书·成帝纪》: 东晋咸和三年 (328)苏

  • 古镇门

    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古镇门“在州西南。长溪之水会州境及福安县诸溪涧水而入海。 一名白马门”。

  • 天清寺

    在北宋东京城宣化门外繁台前,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建于五代周显德二年(955)。落成之日,恰逢世宗柴荣诞辰天清节,遂以为名。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此后,柴荣之子、后周恭帝柴宗训被

  • 梦觉寺

    又名白茅寺。唐始建,在今河南辉县市西五十里太行山麓。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重修,改名白云寺。又称白茅寺。唐代始建,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太行山麓。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修改名白云寺。

  • 波弄山

    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明史·地理志》 镇沅府: “西有波弄山,山上下有盐井六。” 《清一统志 · 镇沅州 》 引 《镇沅府志》: “土人掘地为坑,深三尺许,纳薪其中焚之,俟薪成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