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上谷郡

上谷郡

①战国燕置。秦治所在沮阳县(今河北怀来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县、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地。三国魏属幽州,治所在居庸县(今北京市延庆县)。北魏废。

②隋大业初改易州置,治所在易县(今河北易县)。《寰宇记》卷67易州:上谷郡“遥取汉上谷以为名”。辖境相当今河北拒马河以南、以西满城、容城以北,府河上游以东地。唐武德四年(621)复改为易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为上谷郡。


(1)战国燕置。秦治沮阳县(今河北怀来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张家口、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县、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及内长城和昌平区以北地。三国魏移治居庸县(今延庆县)。西晋复治沮阳县。北魏初又移治居庸县。后废。(2)隋大业初改易州置,治易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南,拒马河以西南,满城、容城二县以北地区。大业十一年(615年)王须拔、魏刀儿等农民军起义于此。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易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上谷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易州。


猜你喜欢

  • 三沟驿

    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北十里三沟乡。《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三沟驿在“县东十五里。路出合肥”。

  • 乞思合儿

    即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市。《蒙兀儿史记·成吉思汗纪》:太祖十三年(1218),令降将曷思麦里传乃蛮主曲出律首级,“徇下乞思合儿、兀里羌、兀丹”。见“疏勒国”。

  • 乐安城

    ①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北二十里。《十六春秋·后赵录·石虎传》:建武六年(340),石虎将讨慕容皝“具船万艘, 自河通海,运谷豆千一百万斛于安乐城, 以备征军之调”。②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石赵筑城置镇于此。

  • 吴儿谷

    即吾儿峪。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赵德钧“乃自吴儿谷趣潞州”。胡三省注:“吴儿谷在潞州黎城东北、涉县西南。”在今山西省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

  • 通津关

    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7开封府祥符县: “通津关在府东北。五代周显德中,疏汴水入五丈河,以通齐鲁,置关于此。”

  • 广顺县

    1913年改广顺州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北广顺镇。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2年并入长顺县。旧县名。1913年改广顺州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1942年撤销,与长寨县合置长顺县。

  • 芒市长官司

    明正统九年(1444)改芒施府置,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后直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治芒市镇。崇祯十三年(1640)升安抚司。

  • 云亭镇

    亦作云林镇。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十五里云亭镇。清光绪《江阴县志》卷2:云亭市“市跨应天河,南曰南云亭,北曰北云亭,街各里许,南市较盛”。在江苏省江阴市中部,白屈港、烧香浜与应天河两岸。面积38平方千米。

  • 高兴墟

    又名上鳌墟。即今江西兴国县西北三十里高兴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兴国县西北有高兴墟。

  • 孟家集

    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孟集乡。清光绪 《宁津县志》 卷2: “邑东二十八里孟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