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籯(yíng荧):竹制箱笼。经:儒家经典著作。西汉丞相韦贤通晓诗书礼义,被人尊称为邹鲁大儒,曾教汉昭帝《诗经》。历任高官,担任丞相五年后提出致仕退休。韦贤有四个儿子,俱通晓经典,仕途顺畅而显达。小儿子韦玄成官至丞相。因而邹鲁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留给后代满箱黄金,不如教他读懂一部经书。”后以此典称美儒者家风、教子有方。

【出典】:

汉书》卷73《韦贤传》3101、3107页:“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韦)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留家则千树无资,遗子则一经而已。” 唐·王勃《伤裴录事丧子》:“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籯金。” 唐·郑愔《同韦舍人早期》:“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唐·王维《送郑五赴新都序》:“籯金盛业,克传丞相文儒;万石高风,弥重故人宾客。” 唐·杜甫《上韦左相》:“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 唐·权德舆《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宋·梅尧臣《次韵答黄介夫》:“未若归教子,黄金徒满籯。” 宋·韦骧《沁园春·廷评拜官》:“汉相家声,一经传训,赏典今朝归庆门。” 宋·苏轼《姚屯田挽词》:“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 金·元好问《庆高评事八十之寿》:“种松千岁如种德,教子一经今教孙。”


猜你喜欢

  • 晋年

    《宋书.陶潜传》载:陶潜因其曾祖陶侃为晋宰辅,不欲出仕新朝,故所著文章,在晋末皇帝安帝 义熙以前均书晋年号,宋 永初以后只记甲子,以示追思前朝之意。后因以“晋年”指怀念故朝之思。元 萨都剌《上赵凉国公

  • 龙巾拭吐

    宋.刘斧《摭遗》:“(李白)曰:‘曾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授砚,力士抹靴,天子殿前,尚客走马,华阴县里,不得我骑驴?’”(曾慥《类说》卷三十四)李白失意游华山,骑驴打从华阴县衙经过,县令以为不敬,派

  • 望尘靡及

    同“望尘莫及”。《明史.熊汝霖传》:“将不任战,敌南北往返,谨随其后,如厮隶之于贵官,负弩前驱,望尘靡及。”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如厮隶之于贵官,负弩前驱,望尘靡及耳。”见“望尘不及”。【

  • 人之初,性本善

    儒家孔孟学派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语出俗传宋王应麟《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

  • 戍楼清啸

    同“清啸戍楼”。明汤显祖《牡丹亭.御淮》:“万里寄龙韬,那得戍楼清啸。”

  • 措大

    亦曰“醋大”,用以指贫寒失意的读书人,含有轻慢之意。语出五代汉宗室刘旻(mín岷)之口。周显德元年(954年),太祖郭威驾崩,世宗柴荣继立。刘旻在契丹人的支持下,率兵攻周,包围潞州。周世宗率兵亲征,双

  • 斗筲之辈

    见“斗筲之人”。【词语斗筲之辈】  成语:斗筲之辈汉语大词典:斗筲之辈

  • 晋客入洞

    源见“桃花源”。喻入理想的境地。唐杜牧《酬王秀才桃花园见寄》:“此花不逐溪流出,晋客无因入洞来。”

  • 菊花节

    源见“重九登高”。指重阳节。唐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词语菊花节】   汉语大词典:菊花节

  • 挂瓢饮犊

    源见“许由瓢”、“许由洗耳”。指遁世隐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人人为巢 许,则至今洪水横流,并挂瓢饮犊之地,亦不可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