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麦秀悲殷

麦秀悲殷

指箕(jī基)子作《麦秀之诗》悲咏殷纣无道而败亡。后以此典表示亡国后的哀伤慨叹。箕子,殷纣王的叔父,官太师(辅佐国君的官)。封于箕(今山西太谷东北)。殷纣王暴虐无道,箕子劝谏,纣王不听,反将箕子囚禁。周武王败亡殷纣王后,将箕子释放。以后箕子来朝见周武王,路过从前之殷都旧址,看见宫室毁坏,禾黍与杂草丛生,内心悲伤,想哭又觉不可,想流泪又觉未免像妇女,于是作了《麦秀》诗来歌咏这件事。那首诗说:“麦芒尖尖哪,禾黍的苗儿绿油油。那个狡猾的孩子呀,不与我亲近啊!”所说狡猾的孩子,是指殷纣王。殷朝之遗民听到了,都为这流眼泪。此典又作“麦秀”、“麦秀渐渐”、“歌麦秀”、“悲麦秀”、“麦秀歌残”。

【出典】:

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1620、1621页:“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虚:通“墟”,故城),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麦芒形状)兮,禾黍油油(禾黍苗光润),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例句】:

晋·向秀《思旧赋》:“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晋·陆机《辨亡论下》:“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麦秀无悲殷之思,黍离无愍周之感矣。” 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彼黍离离,大夫有丧乱之感;麦秀渐渐,君子有去国之悲。” 唐·刘禹锡《荆州道怀古》:“马嘶古树行人歇,麦秀空城泽雉飞。” 唐·卢象《奉和张使君宴列加朝散》:“停杯歌麦秀,秉烛醉棠阴。” 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君看汉唐主,宫殿悲麦秀。” 元·戴良《怀宋庸庵》:“麦秀歌残已白头,逢人犹是说东周。”


【典源】《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 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今译】 殷纣王暴虐,箕子进谏不听,反将箕子囚禁,直到周武王灭殷后,箕子才得以释放。当他路过殷墟时,看到故都宫室毁坏,遍生禾黍,不禁黯然神伤,却又痛哭不得,于是作《麦秀之诗》以哀叹,诗中说:“麦子都已秀穗,禾黍也茂茂盛盛。那个纣王,不听我的忠告啊!”殷朝遗民听到,无不伤心落泪。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亡国后的哀伤慨叹。

【典形】 悲麦秀、歌麦秀、麦秀、麦秀歌残、麦秀渐渐、宋微子兴悲、麦秀遗宫、伤心麦秀、麦秀残歌。

【示例】

〔悲麦秀〕 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君看汉唐主,宫殿悲麦秀。”〔歌麦秀〕 唐·卢象《奉和张使君宴列加朝散》:“停杯歌麦秀,秉烛醉棠阴。”

〔麦秀〕 晋·陆机《辨亡论下》:“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麦秀无悲殷之思,黍离无愍周之感矣。”

〔麦秀歌残〕 元· 戴良 《怀宋庸庵》:“麦秀歌残已白头,逢人犹是说东周。”

〔麦秀渐渐〕 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彼黍离离,大夫有丧乱之感; 麦秀渐渐,君子有去国之悲。”

〔宋微子兴悲〕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 桓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


猜你喜欢

  • 一觉南槐

    同“一枕南柯”。明郑若庸《玉玦记.诏封》:“雌雄蜀垅,一觉南槐。图王业霸,而今安在!”

  • 一笑绝缨

    同“大笑绝缨”。宋陆游《对酒》诗:“疑其不忍去,一笑可绝缨。”

  • 盘庚迁

    《史记.殷本纪》:“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

  • 沉舟侧畔干帆过

    沉船的旁边有许多帆船驶过。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现多比喻腐朽的东西周围,新生的东西仍然不断地成长。

  • 老马知道

    同“老马识途”。唐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诗之一:“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词语老马知道】  成语:老马知道

  • 展转反侧

    见“辗转反侧”。【词语展转反侧】  成语:展转反侧

  • 眢井沉书

    源见“枯井藏书”。咏赞坚贞的民族感情。柳亚子《怀人诗》之四:“西台痛哭谢晞发,眢井沉书郑忆翁。”忆翁,宋郑思肖字。

  • 雪中骑驴

    源见“骑驴索句”。谓苦吟。宋苏轼《赠写真何充秀才》诗:“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

  • 人浮于事

    原作“人浮于食”,“食“是指禄,指任事人的才能高过所得的俸禄。后演化为“人浮于事”,与原意不同,指人多事少,没有工作可做。孔子说,君子责备富贵而不责备贫贱,这样才不致发生社会动荡。因而,与其使俸禄高于

  • 云龙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宋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亦喻朋友相得。清赵翼《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昔唐有韩 孟,云龙两连翩。”【词语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