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走马章台”。喻指狎妓生活。唐崔国辅《长安少年行》:“章台折杨柳,春日路旁情。”
源见“千金市骨”。形容求贤的迫切与真诚。唐杜甫《昔游》诗:“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
源见“鱼传尺素”。指亲友来信。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词语烹鲤】 汉语大词典:烹鲤
同“选妓征歌”。宋周密《露华.次张?云韵》词:“选歌试舞,连宵恋醉珍丛。”见“选色征歌”。宋·周密《露华·次张宙云韵》:“~,连霄恋醉珍丛。”【词语选歌试舞】 成语:选歌试舞汉语大词典:选歌试舞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晋.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尪,音wāng,同汪音
源见“女娲补天”。借指济时匡世的英杰。柳亚子《题李公朴怒涛集》诗之二:“崩城杞妇应收泪,炼石娲皇誓补天。”
同“歃( ㄕㄚˋ shà 霎)血”。古人会盟时,以牲血涂于口旁,表示守信。《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又《汉书.王陵传》:“始与高祖唼血而盟,诸君
378 ① 笔和舌都是表达思想意见的工具,故用来指宣道立言。汉代扬雄《法言.问道》:“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吾见天常为帝王之笔舌也。”唐代柳宗元《送徐从事北游序》:“得位而以诗礼春秋之道,施于事,
同“胯下行”。清吴嘉纪《送友》诗:“分明胯下走,相视惟踟蹰。”
《晋书.乐志》:“项羽宴刘邦于鸿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席间项庄拔剑起舞,欲杀刘邦;项伯也离座起舞,以袖相隔,并说:‘公莫!’”在鸿门宴上,项伯为掩护刘邦以衣袖翼蔽时的一种舞蹈姿式被魏晋时人编成一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