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谢敷应星

谢敷应星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谢敷字庆绪,会稽人,崇信释氏。初入太平山中十余年,以长斋供养为业,招引同事,化纳不倦。以母老还南山若邪中。内史郗愔表荐之,征博士,不就。初,月犯少微星,一名处士星。古云:‘以处士当之。’时戴逵居剡,既美才艺而交游贵盛,先敷著名,时人忧之。俄而敷死,会稽人士以嘲吴人云:‘吴中高士,求死不得。’”

晋谢敷信奉佛教,曾入太平山中修道,后因母老返回南山。内史郗愔推荐他出仕,受到他的拒绝。当初,观星的人说,月犯少微星,恐不利于处士。人们都认为可能应在戴逵身上。但是后来吴地的处士戴逵却没有死,倒是会稽的隐士谢敷死了。故会稽人士嘲笑吴人说,吴中的处士高人想应星宿而死,却因不够资格,而达不到目的啊!后因用为咏高人处士亡故之典。

唐.李瀚《蒙求》:“戴逵破琴,谢敷应星。”

唐.李群玉《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云卧竟不起,少微空陨光。”这里用少数星的陨落,婉言费拾遗之死。


猜你喜欢

  • 相思命驾

    源见“吕安题凤”。谓朋友间思念寻访。宋陆游《故人赵昌甫久不相闻寄三诗以长句奉酬》:“相思命驾应无日,且约陶然寓醉乡。”

  • 相忘江湖

    《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用泉水干了,鱼用湿气互相嘘吸,用口沫互相湿润,倒不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故后人以“相忘江湖”指自由自在的生活

  • 焚榇

    源见“面缚舆榇”。表示宽大赦免。《艺文类聚》卷五八引北齐魏收《檄梁文》:“当使焚榇而出,拂席相待。”【词语焚榇】   汉语大词典:焚榇

  • 濠梁之性

    源见“濠上观鱼”。指超凡脱俗与鱼鸟相乐的情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

  • 贤关

    《汉书.董仲舒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颜师古注:“关,由也。”后因以“贤关”指进入仕途的门径。唐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词语贤关】   

  • 照妖镜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载:古代入山修仙者,多背悬明镜,谓可以照妖怯魅。后遂以“照妖镜”泛指能映现妖魔原形的宝镜。《西游记》五八回:“〔玉帝〕宣托塔李天王,教把照妖镜来照这厮谁真谁假。”亦比喻能辨别是非

  • 阜财谣

    源见“阜财解愠”。指歌颂天下太平富足之歌谣。唐柳宗元《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亩有余粮,足食之庆,充溢于京坻;阜财之谣,欢呼于道路。尽非人力,皆是天成。”【词语阜财谣】   汉语大词典:阜财谣

  • 南阳佳气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东汉光武帝刘秀,字文淑,南阳人,“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又《光武帝纪论》:“及王莽篡位,忌恶刘氏,以钱文有金刀,故改为货泉,或以货泉字文为‘白水真人’。后望气者苏伯阿

  • 文献不足

    文:指古代典籍。献:指熟悉古代制度的贤人。《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征:证明。杞是夏朝的后代,宋是殷朝的后代

  • 韠冕

    《诗.桧风.素冠》:“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朱熹集传:“韠,蔽膝也,以韦为之。冕服谓之韨,其余曰韠。韠从裳色,素衣素裳,则素韠矣。”后因以“韠冕”借指官员朝觐的衣饰。汉刘向《说苑.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