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请缨

请缨

缨:绳子。汉武帝时,南越(即南粤,指今两广等地区)王与汉朝和亲友好。汉武帝派20岁的谏大夫终军出使南越,想说服南越王,让他象内地的诸侯一样,到京城长安朝拜皇上。终军自动提出:“希望皇上赐给我一根长绳子,我一定能把南越王捆来,带到长安皇宫门前。”终军出使劝说南越王,果然说服了南越归汉。后以“请缨”为典,赞美立志报国、降服强敌的志向,多用于从军或出使;以“长缨”为典,喻指克敌制胜的力量。

【出典】:

汉书》卷64下《终军传》2821页:“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通“悦”)。”

【例句】:

唐·魏征《出关》:“请缨系南越,凭拭下东藩。”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唐·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唐·杜甫《岁暮》:“天地流血日,朝廷谁请缨?” 唐·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唐·杜牧《东兵长句十韵》:“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唐·薛能《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吾君贤相事南征,独宿军厨负请缨。” 唐·崔涂《己亥岁感事》:“见说圣君能仄席,不知谁是请长缨。” 宋·贺铸《六州歌头》:“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宋·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宋·辛弃疾《满江红·倦客新丰》:“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 宋·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元·白朴《西江月·李元让赴广东帅幕》:“长缨系越在须臾,看扫蛮烟瘴雨。” 清·赵翼《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番头鱼贯长缨系,蛮髻鸦盘细马驮。” 清·杨深秀《狱中诗》:“缧绁到头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


【词语请缨】   汉语词典:请缨

猜你喜欢

  • 囊风

    源见“青蘋末”。指怒风。宋范成大《过鄱阳湖次游子明韵》:“春工酿雪无端密,大块囊风不肯收。”【词语囊风】   汉语大词典:囊风

  • 荔奴

    骂人愚拙的话。《晋书.刘曜传》:“曜怒甚,毁其表曰:‘犬荔奴,不忧命在须臾,犹敢如此!’”【词语荔奴】   汉语大词典:荔奴

  • 东墙

    源见“东墙窥宋”。指美女或女子寄情之所。宋晁补之《紫玉箫.过尧民金部四叔位见韩相家姬轻盈所留题》词:“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更难凭。”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无萤凿遍了邻家壁,甚东墙不许人窥

  • 天家

    皇帝之家。汉代蔡邕《独断》:“天子无外,以天为家,故称天家。”《晋书.胡奋传》:“杨骏以后父骄傲自得,奋谓骏曰:‘卿恃女,更益豪耶?历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后父:皇后的父亲。【

  • 咏蝉

    骆宾王《在狱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过,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初唐诗人骆宾王,得罪了武则天,被捕下狱。他在狱中作了这首诗,以蝉自喻。后因以“

  • 浘涧

    也作“尾闾”。古代传说中海水所归的地方。《广韵.七尾.浘字注》“浘涧,海水泄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 椒花清颂

    同“椒花颂”。唐上官仪《江王太妃挽歌》:“《黄鹤》悲歌绝,《椒花》清颂余。”【词语椒花清颂】   汉语大词典:椒花清颂

  • 千锤百炼

    形容写作诗文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功夫很深。唐代皮日休《刘枣强碑》:“自李太白百岁,有是业者,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在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躅( ㄓㄨㄛˊ zhuó 浊):

  • 道傍李

    同“道边苦李”。宋范成大《次韵葛伯山赡军赠别韵》:“又如道傍李,味苦不堪折。”宋陆游《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之四:“出仕五十年,危不以谗死。始畏囊中锥,宁取道傍李。”【词语道傍李】   

  • 羯鼓催花

    唐.南卓《羯鼓录》:相传唐明皇最爱羯鼓(羯,音jié:我国古代民族,匈奴别支),有一次二月初,连续下了几天雨后,天刚放睛,明皇见内庭柳杏将吐,叹道:“对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于是派高力士去取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