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要言不烦

要言不烦

指讲话简略而又抓住重点。管辂(209-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人。三国魏术士,精通《易》和占卜。一次,何晏邀请他谈论有关《易》的九个难题,并为其谈论折服。当时邓飏也在场,便问管辂:“都说你精通《易》,而为何言语中却一点儿也不涉及《易》的辞义呢?”管辂回答说:“凡是精通《易》的,都不谈论《易》。”何晏很欣赏他的回答,笑着说:“回答得可谓既简炼而又命中要害啊。”

【出典】: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卷29第821页:“辂为何晏所请,果共论《易》九事,九事皆明……时邓飏与晏共坐,飏言:‘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辞义,何故也?’辂寻声答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也。’”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3回:“我和你们说句要言不烦的话,阃以外将军制之,你们还有什么为难的不成?”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是的,那--《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要言不烦,百读不厌!”


主谓 要,扼要;烦,烦琐。言论、文章简明扼要。《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也。’”鲁迅《彷徨·高老夫子》:“础翁的大作……‘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百读不厌。”△褒义。多用于言谈或作文方面。 →言简意赅 片言居要 ↔博士买驴。也作“约言不烦”。


【词语要言不烦】  成语:要言不烦汉语词典:要言不烦

猜你喜欢

  • 平头奴子

    旧指奴婢仆役们。梁武帝《河中之水歌》:“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唐李白《梁园吟》:“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偏正 指奴婢仆役们。语出梁武帝《河中之水歌》:“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

  • 尚方凫舄

    源见“王乔凫舄”。指仙人行踪。泛指道士的行踪。元陈旅《送毛真人南还》诗:“左乙象文令虎守,尚方凫舄背人飞。”

  • 骑驴客

    源见“推敲”。借指苦吟的诗人。明高启《梅花》诗之三:“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词语骑驴客】   汉语大词典:骑驴客

  • 虚左夷门

    源见“信陵虚左”。谓礼贤下士。明许自昌《水浒记.谋成》:“谁料你浪得虚名,那里肯虚左夷门。”

  • 石髓空握

    源见“王烈髓”。喻访友不遇。唐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诗:“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闻。”

  • 妻不下纴

    参见:不下机

  • 於陵仲子

    源见“仲子灌园”。指战国 齐陈仲子,因避世迁居於陵,自称於陵仲子。后世诗文中常以借指有节操的隐居高士。清尤侗《得家信人有传予地震死者戏为作此》诗:“寄谢众人皆欲杀,於陵仲子犹无恙。”

  • 让枣梨

    同“推梨让枣”。清赵翼《题北溪谦斋蓉湖三寿图》诗:“幼已让枣梨,老犹共锄耒。”

  • 忧心如熏

    熏:以火烟熏炙。 心里忧愁像被火熏烤一样。语出《诗.大雅.云汉》:“我心惮暑,忧心如熏。”唐.杨炯《为梓州官属祭陆郪县文》:“夫万里之别,犹使饮泪成血,思德音之断绝;况百年之分,能不忧心如熏,想公子

  • 饥食渴饮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北部边境地区闹灾荒,发展到人吃人的严重程度。谏大夫如普赴边界视察后向王莽提出建议:“军队长期戍边,十分艰苦,边塞州郡正在闹灾荒,根本无力供应军粮。目前,匈奴单于请求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