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董宣强项

董宣强项

源见“强项令”。称扬官吏刚直不阿权贵。宋黄庭坚《次韵子瞻送穆父二绝》之二:“张敞怃眉应急召,董宣强项莫低回。”


【典源】 《艺文类聚》卷五十引晋·司马彪《续汉书》 曰:“董宣为洛阳令,宁平公主乳母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大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数主失者三,叱奴下车,格杀之。主即驰车入宫,上大怒,召宣:‘令欲死乎?’宣叩头曰:‘臣奉法之吏,不敢纵法,不欲死也。’上曰:‘捶之!’宣曰:‘愿一言,死无恨。’上曰:‘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民,以奴杀臣。臣死之后,陛下何以治天下?捶杀臣,不如臣自杀。’即以头撑楹,流血被面。上令小黄门持之,曰:‘痴令! 叩头谢主。’宣不从。上曰:‘顿痴令头!’宣两手据地。不肯低头。上敕‘强项令’出,诣太官赐食。”《后汉书·酷吏列传》亦载,后作“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藏) 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宁平公主”作“湖阳公主。”

【今译】 后汉董宣为洛阳令,宁平(一说湖阳) 公主奶母的家奴白日杀人,藏在公主家,官吏不敢去捕。等公主出行时,由家奴陪乘。董宣在大夏门亭预先等候,止住车马,用刀划地,斥责公主三条过失,责令家奴下车,当场杀死。公主立刻驱车入宫,告诉光武帝刘秀,帝大怒,召来董宣骂:“你想找死吗?”董宣叩头说:“我乃守法之吏,不敢纵放法律,还不想死。”帝令:“用棍子打他!”董说:“请允许我讲一句话,死也无怨。”帝问:“什么话?”董说:“陛下开创中兴大业,而纵使家奴杀良民,又因家奴杀臣下。我死之后,陛下怎么治天下?打杀我,不如我自杀。”即以头碰柱,流血满面。帝让宦者拉住,说:“傻令! 叩头向公主赔罪。”董不听。帝说:“按他的头!”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 (刘秀字) 当初为平民时,隐藏逃犯,官吏不敢上门来捉。现在做了天子,反而管不了一个地方官吗?”帝笑着说:“天子与平民不同。”因命强项令出去。赐钱三十万 (一说赐食)。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官吏不畏权贵,执法不阿。

【典形】 董宣强项、强项、强项不屈、项似董宣。

【示例】

〔董宣强项〕 宋·黄庭坚《次韵子瞻送穆父》:“张敞怃眉应急召,董宣强项莫低回。”

〔强项〕 唐·李白 《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宰剧惭强项之名,酌贪砺清心之节。”

〔强项不屈〕 唐·李白 《赵公西侯新亭颂》:“强项不屈,三州所居大化,咸列碑颂。”

〔项似董宣〕 宋·陈与义《某窃慕东坡以铁柱杖为乐》:“项似董宣真是强,腹如边孝故应便。”


猜你喜欢

  • 隐侯

    《梁书.沈约传》载:南朝 梁文学家沈约曾为尚书仆射,卒谥“隐侯”。后以美称文人雅士。唐吴仁璧《南徐题友人邻居》诗:“待到秋深好时节,与君长醉隐侯家。”【词语隐侯】   汉语大词典:隐侯

  • 松椿

    源见“椿年”。松、椿皆长寿之木,因以喻高寿。唐贾岛《灵淮上人院》诗:“掩扉当太白,腊数等松椿。”【词语松椿】   汉语大词典:松椿

  • 煮豆燃箕

    煮豆时用豆茎作燃料,比喻骨肉相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

  • 浯溪笔

    源见“浯溪石”。又唐元结《大唐中兴颂》碑由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后以“浯溪笔”称书歌功文章之笔。清黄遵宪《感怀》诗:“且濡浯溪笔,看取穹碑镌。”【词语浯溪笔】   汉语大词典:浯溪笔

  • 付之一哂

    付:给。 哂(shěn审):笑。指给以一笑,不予理会。沈文奎,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清太宗皇太极攻取遵化,沈文奎降清,被安置在文史馆内。沈文奎上奏:皇帝君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奥妙在于《四书》,那

  • 吏部眠

    《晋书.毕卓传》:“卓少希放达,为胡毋辅之(人名)所知。大兴(晋元帝年号)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

  • 李蔡封侯

    源见“李广难封”。谓才能平庸者受赏得封。柳亚子《诸将》诗之三:“李蔡封侯本下中,控弦南牧为谁雄?”

  • 覆雨翻云

    同“翻云覆雨”。明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见“翻云覆雨”。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86回尾批:“彼方自谓历届会议,已得多数赞成,可以任所欲为,亦安知~者之固可比

  • 谦卑自牧

    牧:治。这里指修养。指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我修养。语本《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见“卑以自牧”。【词语谦卑自牧】  成语:谦卑自牧汉语大词典:谦卑自牧

  • 百举百捷

    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主谓 比喻万事皆成。《三国志·吴书·周鲂传》:“~,时不再来。”△用于事成。又作“百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