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后以“刻骨铭心”谓永志不忘。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见“铭心刻骨”。唐晓玲《单教楼里的皮尔·卡丹们》:“留吧
源见“焚谏草”。焚毁奏疏的草稿。指居官谨慎。亦借指奏疏。《宋书.谢弘徽传》:“〔弘徽〕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词语焚草】 汉语大词典:焚草
源见“扪虱而谈”。借指畅谈国事。王郎,指王猛。清改琦《沁园春.和龚瑟人原韵》词:“叹王郎扪虱,各有千秋。”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载:晋中军将军殷浩因战败被罢官,除名为民,居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晋书.殷浩传》亦载此事。后以“殷浩书空”指事出意
《诗.鲁颂.閟宫》郑笺孔疏载:春秋鲁僖公臣公子鱼,字奚斯,作《鲁颂.閟宫》,颂扬自己的君主与国家,“颂美僖公能复周公之宇”。后因以“颂鲁”谓人臣颂扬君主功德的美行。汉班固《两都赋序》:“故皋陶歌虞,奚
见“杯盘狼藉”。
同“乞墦人”。宋王安石《破冢》诗:“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年乞祭人。”
源见“焦尾琴”。即焦尾。琴名。《宋书.乐志一》:“琴……相如曰燋尾,伯喈曰绿绮。事出傅玄《琴赋》。”【词语燋尾】 汉语大词典:燋尾
同“衔环结草”。明 王錂《春芜记.诉怨》:“更为我报仇雪耻,效衔结,敢忘伊?”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梨花》:“祈全蝼蚁之命,当图衔结之报耳。”【词语衔结】 汉语大词典:衔结
同“鳌戴三山”。元 大䜣《送何彦敬赴山东宪幕》诗:“霆奔群蛰奋,鳌负五山浮。”